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金鹰有“法宝”发展底气足 [发布时间]:2015-07-29

返回 打印

    如何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枷锁,创新和拓展生存空间?这是近年来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思索和付诸行动的重点。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绢纺、亚麻是“金鹰”传统主导产业之一,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外引技术设备,打好机器换人的组合拳,让企业升级出滚滚红利。
  506细纱车间是金鹰公司多年来设备更新换代、转型升级的缩影和见证。记者在车间看到,近三十台FK―505、506细纱机正在各条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作业。整条流水线被设计成锭子升降,保持钢领板不动,稳定整个纺纱过程中纱线的气圈。同时,在中间加上附加的轻质滚子,可根据亚麻的纤维长度进行调节,保证了机器纺出来的纱麻粒子少,强力高,纱线的质量好。相比传统设备,机器的可纺性更加好,断头明显减少。
  在车间另一侧,去年公司引用意大利最新技术投入研发的508系列细纱机也已投入使用。该系列设备全部是由公司所属的机械公司研发和制造,公司因此成为国内少有的麻纺机械设备制造商兼麻纺产品生产企业。在当前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难的背景下,这些设备不仅大大减少了用工量,提升了产量,也优化了生产工艺,使产品更加精细化。
  有了“自产自用”的先天优势,公司机器换人的步伐渐渐走在同行业的前列。可“金鹰”并未因此放慢脚步,如何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成了公司精益求精的关注重点。上个月,“金鹰”从意大利引进了一台自动络筒机。“该机器是世界上目前版本最高的络筒机,设备引进后极大地提高了流水线的生产效益,是对公司自主研发产品的补充。”公司亚麻分厂厂长刘海军告诉记者,新设备投入使用后,产能比原先增长40%,同时还节省了50%以上的用工,产品品质也大大提高。本月中旬,公司计划再采购一台,淘汰原先老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刘海军说,随着多年的发展,“金鹰”已形成纺机产品研制开发与纺织工艺实践紧密结合,机械制造与试验、生产基地建设并驾齐驱、同步发展的特色优势,以及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成套装备及项目设计、工艺技术培训等全方位配套服务的独特专业技术优势。目前,“金鹰”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60000锭绢纺和73000锭亚麻纺织产能,日渐在国内同行中显露出优势。(李永 蒋栋)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