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车间要扩大,成品车间要扩大,预冷车间也要扩大。”这几日,通衢水产有限公司的几个车间里,电钻声、敲打声混在一起,工人们正加紧对车间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今年3月份以来,趁着生产淡季,通衢水产扩大车间,更新设备,对车间、设备等项目实施了彻底的技术改造,为下半年的生产做足准备。这次技改也是该企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这次计划投入650万元,主要用于几个主要生产车间扩大和设备更新,为接下来8月份的精深加工提供保障。”通衢水产总经理周君恩带着记者参观了几个正在改造的车间,他说,等施工完毕,这几个车间将会比原来大很多,届时能适应现阶段的生产需求。
随后,记者跟随周君恩来到下一个车间,车间里横卧摆放着一个长长的远看像铁皮做成梯形桶。“这就是液氮速冻机,是这次技改的亮点。”周君恩说,除了生产车间的改造,通衢水产这次还对生产工艺进行彻底的改变。
据周君恩介绍,在此之前的加工原料都采用液氨制冷设备进行冷冻库藏,然后再按需要进行再加工。液氨虽是大多数企业一贯喜欢选择用来做制冷剂,但液氨极容易发生泄漏,进而导致燃烧、爆炸等危险事故发生。眼见液氨制冷的诸多缺点,通衢水产这次趁着改造,引进液氮制冷工艺,液氮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安全性比液氨高,是取代液氨的理想制冷剂。
目前,该公司是国内首家应用液氮制冷技术的水产企业。“液氮本身负197度,通过减压在箱体里面达到负90度,螃蟹放置在箱体内20分钟后中心温度迅速可以达到负40度。如此一来,螃蟹通过速冻,水分不会流失,保证了螃蟹的口感,而且就算速冻一整年,肉质还是跟新鲜捕捞上来的一样鲜嫩。”周君恩说,短时的强冻,解决了水产品在冷冻过程中失水和保鲜的问题,使得产品原料得以长时间保存,继而使梭子蟹生产加工周期得以常年化。
通衢水产以专业加工梭子蟹为主,在水产资源日渐萎缩的当下,企业不畏退缩,仍在如何做大做强梭子蟹精深加工上作文章,继续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创新生产工艺。“过去,从原材料到成品,螃蟹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加工,如今,有了这台新的速冻机,原料的储备没有问题了,活蟹可以大量长时间储备,保证了后续力量,增加生产量,增加效益。”周君恩如是说。
据了解,通衢水产长年以来主营梭子蟹出口贸易,美国是该公司出口的主要国家。“美国市场现在对产品认可度越来越高,需求量也急速上升。”周君恩告诉记者,通过此次技改,出口贸易额有望突破1亿元人民币。
另外,有了液氮制冷工艺的支撑,企业之前研制成功的蟹肉罐头、蟹黄油、蟹味精、蟹肉松等系列衍生产品将得到有效开发和投产。(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