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扬帆积极打造人才“洼地” 助企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4-09-26

返回 打印

    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舟山,来到有着几千人的扬帆集团,刚从山东交通学院轮机专业毕业的山东人张旭辉,没想到一进企业不仅有热情的师傅带着,而且还进了核心部门――设计院工作。
  “老家周边的日照、威海也有很多船舶修造企业,当时我就冲着专业对口,选择了扬帆,还真是来对了。 ”近日,张旭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在这里,不仅他的所学有了用武之地,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让他没有任何陌生感。
  从学校直接招聘,培养自己的“子弟兵”,这是扬帆集团最大的人才战略。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行政处处长郑力说,现代企业的竞争,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之争,扬帆在人才方面实行“自主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战略,实现“两条腿”走路。对专业性的技术人才,采用“3+3”模式定向招生,进企业后通过分类别分层次的全流程人才服务管理,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梯队;对于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则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聘请优秀人才,构筑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据郑力介绍,目前扬帆已与武汉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和浙江海洋学院3所本科类大学,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职类学校,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根据所需采用“订单”形式培养人才。
  今年7月份从江苏科技大学毕业的郭利强,就是扬帆“3+3”模式定向招生的学生。“企业对我们培训的方向很明确,干得很有信心。 ”船舶与海工专业毕业的郭利强,尽管在扬帆工作才几个月,但他已规划了自己的未来:通过技术上的不断进取,成为技术类专家。
  郑力告诉记者,对培养梯队人才,扬帆一直坚持不懈,即便在行业形势最不景气时,每年也至少引进30名左右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人才储备和培养,为后续的船型研发、技术升级、管理提升作准备。“在船市不好时练内功,在船市向好时才能占先机。 ”郑力说。
  “子弟兵”要打胜仗,还需“将军”带领。在专业领域,扬帆放眼全球,高薪聘请行业领军人物。在扬帆集团中,目前既有曾在韩国“大宇造船”担任过社长的宋昊,也有在韩国大型造船企业干过、国内极少的技术营销类复合型人才。据郑力透露,宋昊去年还入选浙江省外专千人计划,是我省造船行业唯一外专人员。
  “扬帆实力很强,沿海的区位优势又很明显。 ”今年6月份,国内轮机方面的行家邹延东加盟扬帆,目前正在从事新船型的研发。他说:这里人才荟萃,有他发挥专长的平台,更关键的是有进一步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空间。
    职业发展和薪酬作“引力”,培训作“助力”,绩效考核作“压力”,扬帆打造人才“洼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做大做强后又吸引着人才集聚。据郑力介绍,当前,船市还未完全复苏,但扬帆却出现了一个人才回流的现象:尽管职务不升、工资不加,但因各种原因离开的人正在陆续回归中。 (徐祝君)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