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2014年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在广州琶洲展馆举办,我市共有29家企业参展,其中流通型企业3家,非流通型企业24家,工贸企业2家,共设展会63个,主要分布在工具、家用电器、大型机械及设备、玩具、家用纺织品、鞋类及体育、旅游休闲用品等19个展区之中。这届广交会我市企业成交额4290万美元,比上届减少5.09%。其中:第一期机械、工具、家电等机电类产品价值较高,成交2600万美元,占总成交额的60.61%;第二期轻工类产品成交730万美元,占总成交额的17.02%;第三期轻工、食品、纺织等产品成交960万美元,占总成交额的22.38%。我市展品主要出口市场:第一期为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第二期为美洲、亚洲和欧洲,第三期为亚洲和大洋洲。从整届广交会情况来看,亚洲和美洲依旧为主要出口市场,其它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表现不佳。据参展企业反映,这届广交会前来洽谈的美国采购商比前几届多,且质量较高。
在这届广交会上,我市参展企业呈现以下几特点:一是参展效果凸现差异化。一期、二期采购商接洽正常,效果良好,大多数企业都接到新客户和订单,其中一家礼品企业接待的150名采购商中有30个意向比较明确,远超前几届的参展效果;三期除鞋类和体育用品接洽了部分老客户,其它纺织、食品等展区总体效果不佳,几乎没有专业采购商来洽谈;服装、纺织品等产品与周边国家相比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出口订单已有转移迹象。二是小单短单成主力。与以往几届一样,在企业与客户洽谈中,签订的小单、短单居多,大单、长单基本消失。三是产品更新促成交。此次参展,凡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有专利保护、重点市场认证、国外商品注册的产品,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参展效果,更新的产品基本上都得到成交。四是出口市场有所变化。一、二期采购商质量有所提升,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市场有所恢复,前来洽谈的采购商质量要好于前几届,参展企业基本都接洽了新采购商,而且不少采购商属于行业的前列;非洲市场的埃及采购商在一期增长1倍,从而稳定了我市部分的机械产业出口;而欧洲、大洋洲等地区采购商的总体减少明显影响了企业的成交。五是产品报价更难。因受人民币升值压力、用工成本增加、招工难、部分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洽谈报价普遍会提高5-10%,从而增大了成交难度。为了保护传统市场,稳定客户,企业也只能保持以前的价格。 (市商务局外贸处 王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