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舟山中远船务扎实落实“标杆引领、扎实推进、开拓创新”的各项措施,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全方位推进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在生产工艺改进、提速提效、质量管理改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年中举行的2013年浙江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会上,舟山中远船务3个QC小组获选浙江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其中分段工区薄板焊接工艺改进小组荣获一等奖,设计部“奋进”QC小组和精益焊材QC小组分别荣获二等奖。这是舟山中远船务连续四年获得佳绩,迄今已获得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
从2009年开始,舟山中远船务针对涉及新产品、新工艺、新领域的技术创新课题,结合现场施工实际,组织成立技术改进型、工艺改进型、现场改进型等各类QC小组,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提出方向性的技术课题、制定规划,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方法、制定对策及实施,及时做好技术创新成果的巩固,形成制度化、标准化加以巩固和提高,并推广到生产中加以应用,QC活动全面“开花”,成效显著。
持续技术创新引领生产提速提效。目前陆续有十余项QC技术创新广泛运用到生产中,生产效率提升明显。针对船舶企业焊材消耗量大、占用成本高的难题,组建精益焊材Qc小组,自主完善和开发软件,精确计算船舶焊材定额,同时精确控制焊材消耗量:通过对AM软件的深入研究,从船舶的三维模型中精确抽取焊缝长度,通过对动态网页编程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研究,把所有与焊材定额计算相关的要素集成至系统,实现自动计算,将焊材定额按阶段分工序计算实现准确率96%以上,年可节约焊材、人工上百万元。首次在64000DWT散货船上实施,焊材定额准确率提高至96.32%。因成效明显,该创新成果在系统单位推广。
工艺优化助推生产效率持续提升。近年来先后由QC小组提出的工艺改进项目二十余项,经济效益明显。2012年,针对埋弧焊焊接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且变形较大的生产实际问题,FCB薄板焊接工艺改进小组历时6个月,在借鉴和总结其他优秀船舶经验基础上,经过大量试验和测算,形成了FCB焊接10MM-14MM钢板的参数系统和实用指南,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型、焊后变形小,UT合格率达到100%且成型美观,目前钢板成型已普遍采用该项工艺,利用率100%。
现场改进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从QC活动实施以来,形成成果报告的近二十项现场改进项目,大大提高了管理科学化水平,助推生产效率提升。以57000 吨散货船钢材利用率为例,在N178结束后,现场反馈余料较多、钢材利用率偏低,组建分段创效Qc小组,集中攻关提高钢材利用率,当年钢材利用率提高十个百分点,达到85%。此后针对钢材利用率持续改进和提高,通过预套料进行钢材采购、设计出图时精细化套料、按分段和组立顺序进行套料,同批次相邻分段少量零件合并套料、按下料批次消化余料板等方式,确保钢材设计一次套料利用率。目前钢材利用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FPSO首半船重新套料设计一次利用率达91.8%。2012年成立的奋进”QC小组利用1年时间,大大提高填料函与电缆的匹配率,并成功应用于64K船,实现填料函与电缆的匹配率98%,节省船舶报验及调试时间30%,单船节约成本超3万余元。(舟山中远田俊、汪召、闫向平、葛志明、王玉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