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人挖潜,降本增效,是今年公司重点突破的一项工作。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降低成本,提高工业经济效益,是我们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谋取长远发展的关键。随着相关流程、制度的不断出台,公司成本管理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各项工作正全面、系统地开展。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成本管理取得初步成效
目4月15日《船用物资领用/退库管理办法》出台后,船用物资的领用和退库有了制度上的保证。同时,各部门在对制度的宣贯和执行过程中,强化了成本管理意识,尤其是在油漆、油料的增补领用方面,各相关部门均较为重视,成本控制成效显著。据企划部数据统计分析,以往油漆、油料的增补平均每天在2000L~3000L,现在基本维持在每日900L左右。企划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将增补量控制在这一水平,每年将能节省成本10()0万元左右。
油漆增补量的大大减少,得益于切实可行的制度和强有力的执行、跟踪。根据管理办法,油漆增补由各生产部门提出申请后,经生产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由生产副总审批,最终由技术部下达油漆增补单,每一个环节均有严格的把关和控制。反之,增补领用的流程也反过来“倒逼”施工人员合理使用油漆,尽可能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
建立责任追溯机制,成本管理意识大为增强
近日,公司召开了船体材料增补流程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船体材料的增补流程,该流程重点强调了责任的落实和追溯。材料增补根据其原因,分为现场原因、技术问题、船东船检要求等几大方面。对于现场原因(主要包括因生产现场误作或遗失)造成的材料增补,各生产部门首先需明确落实责任人,然后向加工部提交材料增补单,统一由加工部接口技术部进行增补,但对于增补单上原因分析不明确、责任未落实的,一概不予增补。
同时,为了强化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该原因造成的材料增补,将由责任施工单位承担材料费用;对于因技术原因产生的材料增补,各部门无需经过加工部,将增补单统一汇总至技术部,由技术部以修改单的形式落实增补;对于船检要求的材料增补,则还需经过质管部确认后方可申请。
据企划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企划部每月将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材料增补情况,对各相关部门增补控制结果进行通报。船体材料增补得到有效控制后,下一步公司将重点对轮机、电缆、管系等材料的增补流程进行梳理,确保公司所有的材料增补得到有效管控。
抓住成本控制源头,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成本控制的源头在技术部。从规格书谈判起,前期设计直接决定了全船80%~90%的成本,为此成本控制从规格书的谈判阶段便开始。自公司成本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以来,技术部强化成本管理意识,首先在内部成立了成本管理小组,由部门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直接进行管理。其次技术部从生产设计源头抓起,通过与亚进公司的合作,以MPV22项目为契机,完善生产设计,建立欧华生产设计标准,并逐步培养员工的生产设计能力。在内部管理方面,以成本管理为突破口完善内部管理。技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成本管理的当务之急就是从明显可见的浪费抓起,通过查找原因、落实责任,建立制度。目前,技术部的各项成本管理工作正在积极开展过程中,主要从船东加减帐,螺丝、螺帽以及焊材的定额管理等几方面展开。
――在船东加减帐方面,加减帐工程管理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切实抓好这项工作,技术部密切联系商务部,对于船东提出的涉及加减账的,首先由技术部对其定性,判断其是否超出规格书要求,对于超出规格书要求的,无论金额大小均进行统计,技术部均要以申请单的形式反馈给商务部,统一由商务部报价给船东,这一方面加强了成本控制,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护公司的利益。
――在低值易耗品的控制上,技术部首先从螺丝、螺帽等人手,从所有在建的船舶开始对其进行整理,目前统计工作已基本完成,从6月15日起,这部分物资将采用托盘表的方式进行领用,同时在领用过程中,技术部将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托盘。(欧华船厂 麻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