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记录
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舟山晨光电器公司对全体员工组织了一次系列培训,以下是他们的培训记录:
2012年5月,请浙江方园公司老师讲授《ISO91:6S管理》,50名班组长以上骨干参加,时间4天。
2012年9月,请浙江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老师讲授《加强管理,提高品质》,50名班组长以上骨干参加,时间2天。
2012年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公司上层管理人员4人先后3次到上海和浙江诸暨培训,上海城邑企管咨询公司老师讲授《总裁执行力》。
2012年11月中旬,公司中层管理人员10人到上海培训,上海城邑企管咨询公司老师讲授《360°执行力》。
2012年11月24日至25日,350名员工到高亭培训,上海城邑企管咨询公司老师讲授《效能团队执行力训练营》。
2013年3月9日至10日,360名员工到高亭培训,上海城邑企管咨询公司老师讲授《职场成功学》。
2013年3月13日,聘请上海城邑企管咨询公司3名专家驻厂,对50名班组长以上骨干开展面对面、有针对性的现场培训,每个星期2个半天,从4月初开始到7月15日结束。另外,驻厂专家通过调查摸底,帮助公司调整和完善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各机构的职能;同时根据公司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方案,最后制订出各部门岗位职责、流程和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培训动因
晨光公司花费这么多时间,这么多精力,这么多资金组织一场系列培训,笔者在和公司副总曹宝忠交谈中问了培训的动因,他不避忌讳,实话实说:这几年公司发展很快,产值销售每年上升,2012年实现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25.4%;销售1.36亿元,同比增长13.7%;上交国家税金 530万元。然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生产发展与管理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责任不明确、差错多、浪费多、不良产品增多、效率不高的现象有增无减,安全方面的漏洞一再出现。去年,装配二线在同一台机器的同一部位,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里,连续伤了两个员工的同一只手指。这些存在的问题和血的教训,引起了主要领导的深思和重视,认为加强管理已经刻不容缓。那么如何加强呢?因为平时的管理工作也在抓,上岗培训、安全培训等各种业务培训也正常在组织,各种规章制度也订了不少,但是这种零打碎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已经解决不了管理上存在的顽疾,如果再不转变和提升员工的管理理念,公司领导一天到晚当救火兵的现象就会继续存在。就是这些动因,公司作出了对员工和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的决定。
老板决心
从以上的培训记录来看,这场训练时间跨度长达11个月,员工脱产培训时间达15000课时,如果加上驻厂专家每个星期2个半天的现场培训,那就更多了。至于费用支出,曹宝忠说已超过200万元,光委托上海城邑企管咨询公司的培训费就达120万元。15000课时的脱产培训和200多万元的资金支出,对于任何企业的老板来说可能都为心疼,但是董事长吴永宽还是忍痛割爱,拍板决定。他是从长远考虑,认为现代企业的管理,首先要提高人的素质,这一环抓不好,以后失去的可能会更多,所以他下了这个决心。在培训中,老板自己也置身事内,静心听课,认真做笔记,一样当学生。大队人马培训结束后,驻厂专家帮助公司又开展了每星期2个半天的现场培训,这是一次面对面、有针对性的培训,吴永宽要求具体负责的同志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不图形式,讲究实效,防止走过场。在培训过程中,如遇到困难或问题,老板亲自解决,绝不听过作过。有一次,培训和生产在时间安排上发生冲突,人事部说下午安排培训,生产部说今天生产很急没有空,当问题汇报到老板那里,他表态很干脆,下午培训,晚上加班。很清楚,这场大培训,主要是老板的决心,当然也得到了全体员工的响应。
员工反应
这次培训的形式,采用请进来走出去两种,先是请老师到公司讲课,班组长以上骨干参加,接着14名中上层管理人员到上海、诸暨等地听课,最后2次请上海专家到县城讲课,全体员工参加。无论走出去还是请进来,听课对象除了特殊原因(有些岗位不能走人),都没有请假,笔者特别问了全体员工参加的两场课,据曹宝忠介绍,没有出现迟到早退,会场纪律很好,老师讲课精采,员工听得也入神,大家感到很新鲜、也很有启发。在全体员工集中进城听课的4天时间里,公司专门租来大巴车,360多人统一行动,一路浩浩荡荡,声势很大。中午饭由公司统一安排,另外每人每天还发50元补贴,有员工说,老板免费给我们培训,一定要学一些东西回来,否则良心上也过不去。时间到了三月底,晨光公司听课授训暂告一段落,接着是在厂内搞现场培训,对象是班组长以上干部。和集中听课相比,现场培训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有个案解答,模拟演练,闭卷测试,现场答辩,员工演讲等,反正是联系厂内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寓趣味于培训之中,没有一点枯燥味,上到公司老总,下到班组负责人都是积极参加,热情很高,有些还在无意之中,把老师原先讲的东西融入到现场培训活动和生产实践之中。晨光公司的这场培训,是公司创建以来绝无仅有的,化了很大本钱,那么,效果会如何呢?曹宝忠的结论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公司付出的一定会取得更多的回报。笔者也相信,随着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后步措施的落实,晨光公司必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庄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