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华南早报》11月5日报道:内地规模最大的交易会昨天以令人失望的成绩闭幕。到会的国际采购商人数与成交额双双大幅下降,预示着未来一年出口的前景,将十分暗淡。官方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326.8亿美元,比4月分的上届下降9.3%,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境外采购商与会人数比上届减少10.26%。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刘建军说,受中日两间围绕东海无人居住岛屿发生的领土争端影响,对日贸易成交量下降36.6%,出席今秋广交会的日本采购商人数出现大幅下降。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4日报道:出口商品的全球需求疲软体现在中国最大的工业产品展销会广交会上,供应商说,买家和订单的数量据春季展销会减少了10%。买家的稀少和供应商悲观情绪进一步表明,中国的出口放缓前景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因为来自美国、欧洲和中东地区零售商的订单都是针对2013年。温洲阳阳服饰有限公司一名女销售人员说,来自欧洲的买家最终确定订单的时候,今年的采购量“也就是300件到500件,三年前这个数字是3000件到5000件。”尽管如此,仍然有证据表明中国经济正在日益稳定。上周公布的衡量工业活动的指标“采购经理人指数”表明,制造业再度出现增长。
《日本经济新闻》11月5日报道:新兴国家的需求出现阴霾。在4日闭幕的中国第一大贸易展销会广交会上,出口成交较今年春季广交会减少9.3%。中国的出口近年来持续放缓,而对新兴国家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40%以上。受新兴国家的需求萎靡不振影响,中国的出口无望迅速回升。据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透露,从地区看,本届秋季对欧盟和对美成交分别减少10.5%和9.4%。对新兴国家的出口也萎靡不振,对东盟国家和对中东国家分别减少7.9%和5.7%。对金砖国家成交微跃0.7%。在来访采购商数量上也有所体制,来自巴西、非洲和印度的采购商也减少了20%和30%。参展公司原本对即将举行奥运会盛会的巴西寄予厚望,但在会场,一家安徽的家电厂商却表示:“可以说看不到半个巴西人”。(协会秘书处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