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业产能提升攻关项目》针对内业工程处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和分析,通过细化各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逐步提升内业产能。
一、按计划落实,避免浪费
“内场下料按一个分段进行集配预处理,下料也是整个分段同时下料,造成每个分段的材料到处都有,不需要的零件也到处堆放”,出现以上情况,该怎么办?公司相关部门为克服这一难题,绞尽脑汁想出对策。首先,在下料前将草图进行拆分,分“为结构、内板、外板”三大部分,并提供给钢材预处理,按照这个要求进行钢材预处理。船研所套料时根据生产流向进行分开套料,数控下料人员对套料图分时间段进行切割,避免切割出大量材料堆放现场。其次,钢材仓库要做好分段完整性的备料工作,按生产计划根据库存清单提前做好后续分段的材料的核对工作,提前发现分段缺料情况。再次,加强对各班组的计划落实考核,做好各单船的分段完整性统计工作及分段材料清单整理工作。
二、提前预防,及时解决
“在内业生产过程中,发现分段配套不齐,等料现象严重”,针对这一问题,生产人员在钢材仓库整理出几个货位提前按照计划进行备料,这样可以提前发现缺料情况并解决,避免发生在下料时发现缺料,造成下料不完整的被动局面,同时钢材仓库已整理出八个货位提前进行备料。
“切割按周计划在进行,同时也与仓库集配,预处理材料在进行,型材也是根据内场计划进行下料,但总会出现部分不合拍,计划执行不够的情形”,基于此,公司要求内业管理人员按照分段建造的程序来编制下料计划,按照每台切割机的性能来编制每台机器的日生产计划。确保小装配的节拍与分段建造的节拍吻合,按照节拍生产的理念去编制计划。
三、统一协调,加强管理
实行托盘放在切割机旁进行就地节拍配套,不把切割好的零件拿到专门的场地上去进行配套,这样可以减少运输量,节约时间和场地以及劳动力,进一步加强数控下料后的分理工作,确保每个分段材料完整且不出分段混乱现象。在套料图上做好材料流向工作,加强对数控组及剖口组的托盘配套管理工作。分段区域管理人员应该统计每个分段组件、部件的安装频率、焊接长度,用数据来编制计划,加强分段上胎计划与小组与拼板配料计划的统一协调。外板及肋骨加工在内场做好二次校样,确保加工的准确性,减少分段制作过程中重新加工,组立场地进行重新规划,按生产流程,划分小组、拼板、大组进行流转。
四、跟踪落实,出台政策
型材计划必须落实到人,每天进行跟踪,加强过程检查,督促实施日清日理计划。对于数控切割计划,应继续保持好的完成情况,加强对各班组的计划落实考核。
“胎架周期较长,工程队班组能力不一,同一分段周期差异较大,加上内场材料不合拍,加长胎架周期”,鉴于此,公司出台相应政策帮助施工队稳定队伍人员,特别是留住好的电焊工。对外场场地进行统一规化,划分分段报验区,报验合格后拉出至预装场地预装。建立对施工队的考核及奖惩制度,梳理施工队,形成一跨一个工程队,从组立、拼板到分段一跨做到底,分段作业区实行标准作业周期严格考核,将进度、质量、安全、成本、5S捆绑进行考核。(扬帆集团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