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舟山中远船务造船部紧紧围绕“建模”工作,四管齐下,全面推进降本增效。
一是深入推进“建模”工作。强化精细计划管理,加强建造策划,深化SPDI系统全面应用;加强先行计划精细和流水节拍生产管控,按流程优化分线生产的原则,做好先行中日程计划的负荷平衡工作;优化后行工程计划和以计划为核心的生产管控,加强后行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健全工时定额管理体系,实现造船主动管理。深化生产设计,不断推进精细化、规范化舾装建模管理;不断优化施工惯例(ASDP),完善设计标准数据库;不断优化细化托盘工艺阶段,减虚增实;不断加强套料设计,提升钢板及管材利用率;不断改进工艺流程和工艺方法,完善工艺工装标准数据库。推进物流JIT,从物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集中采购体系和平台建设入手,重点抓好供应商管理和仓储管理,构建科学的物资管理体系。改进建造技术,通过与先进造船厂对标管理,找出差距,不断改进和提升建造技术指标,促进造船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持续优化生产流程。通过对生产主流程、工艺主流程、定置管理按公司级、工区级、班组级进行持续深入梳理,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减少浪费。从厂区布局入手,按照造船生产流程,重新调整各区域和场地功能,缩短物流;对工区生产车间布局按照分道分线原则进一步合理调整,完善布局;按场地区块功能划分确立生产组织,即按照区域、工序、工位和工艺定工种,定岗位,实施班组定置管理;按场地、设备等硬件资源测算产能,并根据生产物量测算班组人数和工种配比,使场地、设备、人力达到最佳配置,形成流水节拍生产;推进班组标准化作业管理,先行工区已开始推行标准作业票;结合KPS推进和韩国专家意见,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并完善工艺流程,持续改进。
三是稳步推进人员精简。结合“建模”和流程优化,科学人员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人员精简。实施“三工转换”促使分承包方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引导外包工向“知识型、技能型”转变;通过工种复合,培养一专多能,减少操作人员;通过三位一体管理,减少现场管理人员。加大技能培训和评定,实施技能分级管理,以优胜劣汰机制,坚决淘汰不胜任队伍及员工。
四是转变用工模式。逐步形成合同制员工、劳务派遣含协力工和外包工“三工并存”,以“三工转换”为手段,以控制造船流程关键环节,并逐步剥离外包施工队伍的生产组织职能,实施外包班组“一体化”管理,完善以班组为单位基于物量、工时、工效的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分承包方员工企业自主管理,全面管控。(舟山中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