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海重工连获“2+1+1”艘6.4万吨散货轮、“4+2+2”艘多用途集装箱船、“2+2”艘8.2万吨散货轮等系列订单。据克拉克森统计数据显示,公司目前手持订单位居世界船企第11位、国内第2位。
在船舶市场人人皆道“接单难”的大背景下,金海人何以拨云扫雾,喜迎市场曙光呢?
新船型赢得优势订单
以市场需求为研发原动力,打造运转灵活、节能环保的新船型是公司的核心产品策略,并以此赢得众多客户的青睐。
经验成熟的新船型,市场认可度高。4月份,金海重工与希腊船东成功签订了“2+1+1”艘6.4万吨散货轮订单,这是公司在建的一款经验成熟的新船型,首制船已于去年12月份点火开工,为后续同类型船舶建造积累了宝贵经验。此船型采用Dolphin64低油耗设计,是一款运转灵活、载货量大、压载水少、装货范围广的环保节能型船舶。7月初,金海重工又与国外船东新签订了“2+2”艘8.2万吨散货轮订单,也属此类环保节能型船舶。
优化设计成为撬动市场的另一支点。5月底,公司与国内知名航运公司成功签署“4+2+2”艘2.84万吨多用途集装箱船系列订单。这款新船型采用了最新的内河江海直达优化设计,具有油耗低、载货量大等诸多优良性能,可用于集装箱、轻质散货及杂货等多种货物的运输。
创新步伐永不停歇
面对持续低迷的航运市场,公司提早开始强身健体,并清醒认识到唯有创新才能谋得生存与发展。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公司一是实施高端人才引进战略,通过“百人计划”、“海外招聘”等措施,不断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二是以合作促发展,加强与日韩造船界的技术交流,并先后与浙江工业大学、中船九院、英国劳氏船级社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是全面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生产制造工艺,深入推行绿色环保造船技术,多项科技成果获得专利认证;四是不断开发市场适销新船型,已成功优化开发出6.4万吨、7.45万吨等散货轮以及32万吨原油轮、2000箱集装箱船等多款新船型。
多管齐下深耕市场
在公司庞大的合作网络上,不仅可以看到中外运、浙江远洋等多家国内船东,更会发现在挪威、土耳其、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希腊等世界各地,都遍布着公司的合作网络。
其实,早在危机酝酿之初,公司就已开始转变经营策略了。积极创新船舶销售模式,建立了“销售+融资”等多种优势服务模式;布局全球销售网络,在多个航运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建立销售处;积极参加各类海事展会,与新老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沟通渠道,2011年先后参加了南京、新加坡、挪威、上海等国内外知名海事展,今年已参加希腊海事展、还将参加德国海事展等。(金海重工 林既久 莫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