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览 ,水产加工企业集聚特色鲜明,效应明显。记者探究干览水产加工企业转型升级之路,该镇推荐的第一家企业便是“京洲”,理由是企业注重研发新产品,在干览水产加工企业中独树一帜。
出了镇政府大门,路对面便是舟山京洲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记者走进企业采访,不料碰了壁。“关于开发新产品,今后不接受媒体采访。 ”“京洲”办公室主任何迎春作为老相识一见面就下了逐客令。“大洋、西峰都是干览水产加工企业的老大哥,你们去采访他们吧。 ”说完她就忙自己的工作了。
京洲应对媒体的态度骤变,让记者好生纳闷。一再追问下,何迎春道出了隐情。原来,前些天市内某报报道了该企业完成了舟山首笔总量为11吨的冻海参产品出口业务,隔了一天,就有电视新闻播报了某企业也在加工冻海参产品的消息,“京洲”第一次被休闲食品的仿制困扰给缠上了。“总经理看到新闻后,对我们下了封口令。 ”
冻海参的原料是俗称海地瓜的东海香参,富含蛋白质和铁、碘、钒等微量元素,我国东海大陆架蕴藏丰富。因为传统海参只能做汤,便乏人问津。“京洲”经过前期调研问卷发现,经过处理后的冻海参,热炒、凉拌均可,很受市场青睐。但由于冻海参只是用生物技术脱去海参表皮、除去重金属和腥味,相关专利技术不强,容易仿制,媒体报道一宣传,对“京洲”来说,直接泄露了新品开发的机密情报。
舟山日报近年来也报道过“京洲”研发的新产品,像烟熏贻贝和海带系列等产品,却并未给企业带来麻烦。何迎春解释说,那两款产品是企业分别投入近千万元科研经费,与各大高校研究所共同合作开发的,在技术方面其他企业很难跟风仿制。
“京洲”走的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据何迎春介绍,“京洲”总经理陈文伟原是上海海洋大学的讲师,也在该校食品研究所任过职,依靠他的人脉关系,“京洲”先后与上海海洋大学共建“京洲海洋食品研发中心”;与中国海洋大学签订海带开发合作协议;与宁波大学合作开发海洋生物健康食品;与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开发熏制类休闲水产食品……
何迎春说,“京洲”的新产品都是先由企业海洋食品研发中心进行市场调查后,以课题的形式交由合作高校研发,高校将研发成果反馈企业,逐步形成生产线。通过利用大专院校科研力量和先进检验设备,发挥自身产品优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海洋资源的产业化进程。 2个月的研发期,再加上4个月的生产线布置,“京洲”每年以2到3个的新产品研发速度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今年年初,“京洲”组建的“京洲海洋食品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正式被省科技厅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建设计划,进一步加快了企业水产加工向精深化发展的步伐。目前,“京洲”的研发团队主要致力于海洋功能食品及生物制品等研发,拥有技术研发中心用房600平方米,配备科研设备资产560万元,专职人员16人,在知识产权方面,已获得独占许可发明专利1项,自主申请发明专利3项,外观设计新型专利5项。(郭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