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下旬,我们对浙江友邦进出口公司、舟山对外经济贸易公司、舟山亚太船舶贸易公司、舟山昌国对外贸易公司、舟山伊利贸易公司和舟山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等6家会员单位进行了走访,与5家公司的老总和一家公司的财务室同志作了交谈,对各个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当前经营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了详细了解。
以上6家公司多数建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中国有一家,民营5家;在职员工8-10人的3家,19人的2家, 20几人的1家;办公用房除1家租用,其余都是自己房子;经营项目,有做钢材、水产生意的,也有搞中介服务、劳务输出的,反正是一业为主,兼营其它,根据市场行情,确定经营项目,有什么,做什么,其中2家还办有实体,主要是水产加工;销售产品以出口为主,内销为辅。由于这些公司涉足市场经济领域相对较早,在跨世纪前后的一个时间段里生意不错,效益较好,在捞到第一桶金后,又滚动发展,从而积累了一定资金。后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作为中间销售商的外贸公司,也和外贸出口的实体企业一样,遇到了很大困难,销售业务不同程度下降,效益也没有原先那么理想。据了解,2011年,公司有利润的3家,利润率大概5%左右,保本的2家,亏损的1家。对于今年的生意,老总们说,马上半年要过去了,当前又缺订单,不可能有大的起色。谈到生意为何越来越难做,大家主要分析了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出口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致使外贸公司的销售业务大幅下滑。由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洲经济积重难返,日本经济前景黯淡,中东北非动荡不安,再加上贸易保护抬头,致使这些公司的一些传统出口市场业务锐减,新客户很难觅见,老客户的订单也滑坡,据出口欧洲市场的几家公司反映,去年销售额普遍减少30%,最多的一家减少50%。另外,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一家做船舶中介的贸易公司,去年大的生意只做成一笔,介绍了天津一条二手船,客户在伊朗,船价为1.75亿人民币,同时还推出了几只小船,全年贸易额只有2亿多点,和前几年相差较多,自然也减少了中介费收入。
二是实体企业自营出口激增,外贸公司代理业务减少,致使外贸公司经营难度增大。有老总说,在2005年之前,代理业务比较多,公司按规定收取一定的代理费,生意比较稳定。但之后,随着国家对实体企业自营出口权限进一步放宽,自营出口企业大量增加,外贸公司的代理业务急剧下降。现在国外客户,通过广交会、华交会等平台,对中国制造的产品价格相当了解,如果发现生产厂家的报价比外贸公司低,他们就直接向产地采购,不再通过第三方了。现在客户采购多种产品,有些还找外贸公司,尽管价格高一低,但可以减少麻烦,如果采购品种少,大多都找生产厂家直接要货。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外贸公司也调整了经营方法,一边寻找客户,一边落实厂家,上家下家两头奔,工作量大大增加。但是进货价格又不能过于低廉,因为厂家也要赚钱,也会算帐对比,他们知道和谁合作更有利。
三是人民币连续升值,大大压缩了利润空间,致使外贸公司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自2005年7月中国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超过30%,汇率升值幅度十分明显,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因为人民币升值遭到了严重削弱,公司的利润空间赶不上汇率上升的空间,原来算数好了的利润,好多落到了国外客商的袋中。人民币连续升值,不但影响了公司效益,还干扰了经营者的正常决策,尤其是一些大单、是接还是不接,往往会拿不定主意,后来证明有些可做的生意,也无意之中放弃了。虽然,最近人民币汇率又从1美元对人民币6.2981元,到最近的6.3727元,但心里总是感到不踏实,因为忽高忽低的不稳定现象已成常态,升值似乎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
另外外贸公司之间竞争激烈,这也是增加生意难做的一个原因。有个老总说,记得在2003年前后,千家万户办公司,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在上,公司遍地开花,满街都是总经理,可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是皮包公司。关于资金问题,从这6家公司来看,没有像船舶行业那么吃紧,所以对此问题提及不多,对贷款的要求也不是很强烈,有几家公司主要反映是转贷难。如有一家公司,因为进货成本大,一扔就是几千万元,但是货款回收较慢,一般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所以资金周转有时感到很紧张。在这次走访中,还听到了一家公司贷款额度用不完的事情,据说是因为生意萎缩,1000多万贷款额度去年只用掉几百万元。所以融资问题对这些公司来说不是主要矛盾,订单才是大问题。
对于当前的出口环境,老总们都有一些共同的企盼:一是盼望市场尽快复苏,使更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有家公司的财务总监说,由于市场不景气,我们生意做得很辛苦,如在做的钢材生意,如果单纯的买进卖出,根本赚不到钱,弄不好还要亏,后来根据客户要求,把买来的钢材再运到另外地方加工,经过三道工序后,再把产品卖掉,才获得一点利润,脑筋实在是动足了,但没有办法,为了公司效益,只能这样做。二是盼望外贸政策长期稳定,不要多变,尤其是出口退税政策。有家做水产生意的老总说,去年公司有点利润,靠国家退来800多万元税金,如果没有这一条老早亏了。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人提出了零税率的看法,说按照国际惯例,国外普遍实行出口退税征多少退多少制度,但这一惯例在我国始终未能实现,不知为什么?三是盼望汇率稳定,以减少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公司带来的冲击。大家也谈了下步的发展问题,多数想法是稳扎稳打,静观待变,度过困难期,再谋新发展。但眼下二件事情都认为不能放松,一是拉住老客户,二是寻找新订单,客户是公司的衣食父母,一定要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协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