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东鹏船厂见闻 [发布时间]:2012-05-15

返回 打印

    走进位于六横岛的浙江东鹏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厂区,厂区内的工人正忙得热火朝天,在船台上有2艘正在进行船体合拢的在建液化气船,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全压式液化气船。
    东鹏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普陀第一船厂,1999年1月转制,2005年8月变更为浙江东鹏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初具一定规模的船舶修造企业,是舟山市船舶工业骨干企业之一。
    4月19日,记者深入走访该企业,探访在金融危机下这家中小型船厂如何寻找机遇,通过细分专业“以长击短”占领市场的秘诀。

企业首制船挑战“中国记录”

    “1999年前后,我们企业的前身普陀第一船厂主要做些渔船修修补补的活计,年产值仅150万元。”有着10多年船舶修造从业经历的张科,在见证了舟山船舶工业的转型发展历程的同时,也见证着“东鹏”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公司总占地面积不过60亩,海岸线只有100多米长,如何在这个“螺蛳壳里做道场”?2004年开始,“东鹏”开始涉足造船领域。起步之初,“东鹏”就率先在全市造船业中尝试打造以化工船为主的入级CCS检验国际无限航区特种船舶。
    “我们首制的这条1300吨化学品船也成为第一条经CCS(中国船级社)检验合格的化学品船;而且其较高的造船质量、技术含量还受到船东一致好评。”回顾起该条船的制造历程,张科有着不少感触:最大的难题是不锈钢板及不锈钢管的焊接与保护。“当时对不锈钢管焊接的要求是一次焊接双面成型,而我们选择的钢板厚度达8毫米,依照当时的技术条件根本无法达到该要求。”张科告诉记者,当时他们派出骨干队伍,在向南京金陵船厂拜师的同时,自主创新攻坚克难。
    “当时修造船中的有些小诀窍别人根本不会和你细说,我们到南京金陵船厂几天后,发现了一个细节:他们为德国造的一条船上,所用的不锈钢管厚度只有3.5毫米,不仅实现了一次焊接双面成型,并且拍片一次合格。 ”张科笑着说,回来后,他们就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最终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不锈钢管焊接方法。
    此举不仅大大提高了不锈钢管的综合利用率,也大大提升了“东鹏”的造船技术水平。随着该条化学品船的交付,东鹏公司也开始了腾飞:以往年产值不足3000万元,当年实现产值2亿多元。

摘下造船行业“皇冠上的明珠”

    首条化学品船的交付并受到好评,“东鹏”尝到了细分市场的甜头:能造化工船舶,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更高的特种船舶应该也能拼一拼。抱着这样的心态,“东鹏”调整经营思路,确立了专业制造特种船舶的发展道路。
    化学品船是近年来船价最稳定的船型之一,技术含量较高,焊接水平和施工要求也比较高,目前国内能建造这种船型的企业很少,因此有不小的市场需求。而液化气船(LPG、LNG)更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被誉为造船行业“皇冠上的明珠”。
    2008年底,“东鹏”尝试打造入级CCS检验国际无限航区的3200立方米液化气船。经过9个月的努力后第一艘液化气船顺利下水,“东鹏”也由此成为我市首家入级CCS液化气船的民营企业。 2011年,“东鹏”为浙江华昌海运有限公司建造的6500立方米全压式液化石油气船(简称LPG)正式开工,这是国内最大的全压式LPG船。
    “选择技术要求相对复杂的特种船建造,也是为了避开与其他大型修造船厂的竞争。”张科说,由于首制船成本高,要增加研发资金等,对于大船厂来说,造相对较小的特种设备船只,对于其船台、龙门吊等设备设施也是一种浪费。而走集约化、精品化、专业化的道路,主攻特种船舶的建造恰恰是最适合“东鹏”的。自2005年以来,“东鹏”已打造入级CCS检验特种船舶30余艘,总吨位达20多万吨,成为我市特种船舶建造的重要基地。

“以长击短”抢占市场

    “东鹏”并无资源优势,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只能拼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记者了解到,自金融危机以来,货物海运价格从最高峰的每吨120元下降至如今的不到每吨50元,世界散货船市场严重受挫,导致不少船厂订单不足,甚至出现船东撤单或要求延期造船的现象,由此带来的是船舶修造企业的生产萧条、船台闲置。“我们船厂因为客户群比较固定,以全压式液化石油气船、化学品船为主的特种船市场依旧坚挺,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每年造船的数量保持在4艘左右,年产值在4亿元以上。”张科说,其中的秘诀就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记者在东鹏公司内看到,虽然建造于1997年的办公大楼还在继续使用,但其涂装车间、船体车间都进行了更新换代,其中仅涂装车间改造近年来就投入2000万元以上资金,在喷砂作业中,能达到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压载舱涂层标准(PSPC)涂装要求。在船体车间,投入700万元购置的钢材压制机械,加工圆弧形的钢板、槽形板能做到一次压制成型。
    据介绍,同样造一艘特种船舶,“东鹏”的造价比一般企业要高50%,但依旧供不应求。“主要是质量和技术要求高,我们的生产成本比一般企业也要高40%以上,且我们所造船舶的认证具有国际资格,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专卖,而且在使用年限、保养等方面都极具优势。 ”张科说。

    记者手记:

专业的才最有市场

    从下水的6000吨级化学品船,到正在建造的6500立方米国内最大的LPG船,狭小的厂区内,呈现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后续反应尚未完全消融之时,东鹏公司何以能继续挺直腰板?“东鹏”给出的答案是:“找准定位,细分市场,专业造特种船舶,在成为全市特种船舶建造重要基地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已有的技术、资源、质量和品牌优势,推动企业继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再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并力争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特种船舶建造重要基地。
    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既是对落后产能的淘汰过程,也是对优质产业的催生助长过程。顺应国际海运业以及船舶修造业的发展趋势,巩固提高优势产业,再造发展新优势,东鹏公司在这一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实践,也验证着“专业的,才是最有市场的”真理。
    跳出六横看舟山,与先进造船国家以及我国先进造船省市相比,我市的船舶修造产业虽然一度蓬勃发展,但不少船企承接的依旧是低附加值船舶,建造的集装箱船、散货船船型总体仍较小,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当前也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期待着越来越多的舟山船企,像“东鹏”一样,依据自身条件选准切入点、找好突破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未来激烈的船业市场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舟山日报记者文军 通讯员 沈宽宴)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