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消除十个误区,构筑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12-04-20

返回 打印

金海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舟山市外经贸企业协会会长  李国锋

    几年来,金海重工有限公司一直严抓安全管理,成效比较显著,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并有望通过HSE管理体系认证。但是,为什么还会有一些事故发生呢?对此,我一直在反思和寻找原因,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干部员工的思想认识中还存在着很多误区。
    一、对安全信息通报制度重要性认识不够。以前事故发生后,可以在企业内部处理,信息也只需要汇报到企业老总这儿;现在不但要积极进行善后处理.还要按照海航集团的规定程序,逐级向上级和集团通报。有些干部只重视事故处理,而对安全信息通报制度认识不够,对通报程序理解不够,信息通报的渠道也不顺畅。原先的安全管理工作跟现在海航集团的要求相比,是不一样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视,制度也越来越规范,尤其是信息通报制度必须要严格执行。比如以前煤矿出点事,哪有这样上报的?哪有领导撤职的?哪有新闻报导的?新闻媒体都是不报的。现在不行了,社会监督也都不一样了,如果有3个人发生安全事故,这种较大事故则由省里来处理了。所以安全工作的要求现在提高了,但我们的安全意识还没达到较高层面上,这是大家存在的第一个误区。
    二、对安全和生产的两者之间关系认识不清。我们强调,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促进生产。有些同志不能正确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抓生产了,安全就要受到影响;反过来,认为抓了安全,生产上的事就可以少干或不干。我们要在抓生产的过程中做到重视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考虑到、处理好,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安全工作是高压线,有些同志为了怕处理,一些有安全风险的工作就不做了,认为少做事情就安全了,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我非常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安全工作实际上就是质量工作,这里所说的质量不是产品的质量,而是全员的工作质量。比如安全部门的同志安全监督跟上了,安全体系、规章制度健全严密了,那么安全工作就会不一样;生产部门的安全责任加强了,每项安全任务都落实到位了,那么安全工作就会搞好;物资供应也是一样的,一些供应商过来,有些对安全工作不重视的,你应该对其进行告知,签订安全协议;质量部门也是一样,如果焊接的质量不好等,也会造成安全隐患;还有财务部门、人事部门、办公室也都一样,和安全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所以说,安全工作是全员的工作,是整个安全工作质量的体现。不能说安全工作只是安全部门或某个生产部门的事情,而是要把安全事宜纳入到整个生产体系和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只是整个工作质量的其中重要一项。只有我们把工作质量做到位,才会有好的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三、对各类安全事件在主观思想上认识不足。安全事故发生后,有些同志在找原因时,对客观因素找得比较多,而在主观思想上就找得少。这些同志往往在这两方面找原因:一是我们从事的是高危行业,危险源比其他行业多:二是我们的从业人员素质差,都是劳务工,容易出事故。我认为,这些同志不能从主观上去找差距和原因,这种现象是非常不好的,我们一定要把这种错误认识改过来,不但要在客观上找原因,更要在主观认识上找差距。
    四、对劳务公司、供应商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理解不够。有一些同志认为,劳务公司、供应商发生的安全事故与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它们都是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单位,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劳务工在我们公司里生产,这个安全管理责任就在我们这里。如果事故发生在我们厂区内,我们公司就要承担安全管理责任。虽然我们与他们签订了安全管理协议,但是如果出了事故,我们也有很大的责任要承担,这也是有些干部存在的一个误区。
    五、对安全管理是全员管理的原则认识不足。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从我开始,对安全管理还是非常重视的。但是我们的干部重视了,员工却重视不够,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出现了断层。因此,各企业、各部门在以后的干部员工大会中,都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使全员上下都行动起来,做到安全工作人人讲、天天讲、时时讲,这样才能把安全工作做好。
    六、对安全隐患整改在行动上落实不够。尽管我们在制度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同时要把平时的安全监管跟上去。比如脚手架的搭拆工艺和制度都有了,但这不是说有了制度就行了,主管部门是不是在脚手架搭拆过程中时时提醒?是不是平时在严格管理?如果仔细琢磨,这方面就会发现不少问题,也就是说嘴巴上讲的多,具体行动上落实的少,这种现象也是十分不好的。
    七、对海航文化的内涵认识不深。海航文化不只有“同仁共勉”,不只是“四个认同”,不单单局限在这里,它的管理制度、安全文化都是海航文化的一个方面。海航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尤其是安全文化,它是怎么强调管理的,这是很重要的,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八、对安全处罚的目的性认识不清。处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引起员工的高度重视,下次不会再违章,会主动弥补这方面的欠缺。处罚不是目的,而要让大家做好安全工作才是它真正的目的,但处罚是安全工作的手段,要让安全工作做好,就必须采取重罚。大家都非常重视了,处罚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但是如果大家不重视,那么只能采取处罚的手段,直到你对安全工作重视为止。
    九、对安全管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认识不清。有些人认为没有事故发生,就以为是安全工作做好了,这也是错误的观念。事故没发生,不等于你安全工作做得好,只是运气好。如果安全工作不抓、不管、不重视,发生事故是迟早的。今天不出事故明天出事故,明天不出事故后天出事故,肯定是要出事故的。然而,我们在拼命抓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发生意外,这是因为安全工作牵涉面特别广,方方面面都要顾及。有了事故就整改,整改好后,漏洞就少了,堵一个少一个,到最后漏洞会越来越少。虽然抓了之后还会出事故,但抓肯定比不抓好,抓与不抓是两个样,抓了以后,尽管出事情,但我们继续抓,漏洞就会越来越少,整个安全体系就会在不断抓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达到完善的效果。
    十、对安全专项资金投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同志认为,我们的安全工作成本投入太大了。但是,安全工作没抓好,出了大事情,成本会更大。如果是大事故+除了赔偿的直接损失外,还有社会影响、企业信誉、政府对企业的压力,搞不好还要停产停业整顿,付出的成本会特别大。因此,公司这次要实施监控项目,这个投入是需要的。尽管眼下可能要投入好几百万元,但这个成本是赚得回来的。所以,这些同志在这方面的认识也存在一个误区。
    以上十个误区,给安全管理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消除误区,真抓实干,从以下主要方面构筑安全防线:
    一是全体干部员工要树立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高压线的观念,谁都不能去碰。
    二是既要重视安全管理的结果,更要重视安全管理的过程。今后每个月的安全工作都要进行评估,并且要成为制度化。
    三是把常规性的管理工作和专项性的检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段时间,我们要针对发现的几个问题,如脚手架、车辆安全、冬季防火等,必须加强检查和教育。还有防盗工作,一定要吸取教训,严抓严管。
    四是对检查出来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一定要做到闭环。有些问题发生后,检查了,也发了整改通知书,但是这些问题有没有整改好?到底采取哪些措施?下一步怎么预防?这些都要有后续的跟踪工作,不能以罚代管,要有最终的结果。
    五是安全工作一定要落实到重点。劳务工是我们公司生产的主体,也是最会直接发生各类事故的群体。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劳务工班组安全管理的作用,将劳务工的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
    六是安全信息通报一定要及时、畅通和有层次,必须严格执行要情通报制度。如果谁要是今后不严格执行这项制度,必然受到严肃的处罚。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