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一位军嫂,为支持丈夫安心在部队工作,毅然离开安徽老家,随军来到舟山。
她是一名党员,希望在舟山这片土地上也能奉献自己的光与热,经过刻苦钻研业务技术,有了用她名字命名的操作法。
她就是李莲,弘生集团弘达家纺面料有限公司的一名布机挡车工。
1月18日下午,当记者联系上李莲时,她正在家里收拾行李。李莲告诉记者,19日她要回安徽老家过年,因为当天晚上还要上夜班,所以只能趁这会儿将行李整理好。“来舟山快10年了,平时工作很忙,难得回家一趟。 ”李莲说。
2003年,李莲作为一名随军家属由安徽来到弘生公司成为一名布机挡车工。挡车工是纺织行业里最苦最累的工种,当时李莲的孩子才10个月大,再加上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让李莲很不适应舟山的生活。李莲说:“在安徽老家我也是干这行的,除了这行,还真找不到自己擅长的工作。”于是,李莲下决心解决好家庭和工作上的矛盾,她把在老家的外甥女找了过来,两个人轮流照顾孩子,这样家庭的问题解决了,李莲开始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此后,李莲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将自己在工作上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甚至一些机器的故障部位全都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随时翻阅,避免类似的错误再发生。同时,李莲还注意摸透每台布机的特点,通过她的勤奋努力和师傅、前辈的指点,很快她的操作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能熟练掌握每台剑杆织机的运转规律,产量和质量均名列班组前茅。
2007年全市大比武中,李莲获得全市技术比武第一名;2008年,她的操作法被浙江省总工会命名为“李莲剑杆织机操作法”。该操作法是以“三清、四勤、五主动”为主要特点,其挡车能力比一般挡车工提高60%。“我只是比较幸运才得了第一名,其实很多前辈比我还出色。 ”虽然,李莲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幸运”,然而,公司党总支书记杨丽君却认为,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心是李莲取得成绩的关键,一旦出现疵布,即便与李莲无关,她也会主动留下来帮忙,直到拆完为止。
因为挡车工流动快,各个岗位时常缺人。短短的几年中,李莲凭着过硬的技术,先后干过备工、帮拆、挡车等工种。李莲说,自己之所以能胜任各种工种,工作态度很重要。“只要做到尽心、用心、专心,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李莲根据自己掌握的各台布机的“脾性”,做到手勤、脚勤、眼勤、耳勤,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比如开机应该先易后难,跑得勤一点、看得细一点……
除了自己刻苦学习技术外,李莲还热心传、帮、带,将自己的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厂里的姐妹们,她梳理出的挡车操作方法,修改成册后在公司内全面推广。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李莲所在班组的产量、质量和效率名列企业前茅,并被命名为省、市“工人先锋号”;李莲也先后多次获得浙江省五一巾帼标兵、市企工委优秀党员、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幸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