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50岁对于很多人来说,那就是准备退休,回家养老的年纪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他52岁的时候依靠着亲戚朋友的支持,以1.2万元资金踏上了自主创业的历程,他就是森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林财兴。
他不是有崇高理想的伟人,但是他却希望全村人能走上致富的道路;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但是他的每一个言行,都温暖着员工和村人的心;他也并非救苦救难的观世音,但他却心系员工,情系群众,始终用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着身 边的每一位人。
在他担任森森董事长的这十多年中,林财兴同志壮心不已,带领着他的子女艰苦创业,每天辗转忙碌于“市场”和“现场”之间。从日本引进第一台增氧机开始,到模仿、生产和销售,再到改进和创新,公司实现产值销售连年攀升的佳绩,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森森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庭作坊式小厂成为国内最大的增氧机、水族用品产销基地。公司曾先后被评为省重点民营乡镇企业、省文明单位、省百强科技私营企业、省诚信企业、省“三优”企业、省质量管理管理先进单位、省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及舟山市十大私营企业等等。
林财兴同志倡导“以人为本,诚信双赢”的企业文化理念治理企业。早在1997年,林财兴就适时提出“对外以顾客为导向,对内以员工为导向”、“以客户为导向,尊重客户,让客户满意”等口号,开展了以诚心换真心的“以心换心服务工程”活动,大力弘扬“追求卓越,永无止境”的企业理念,树立起了森森人“森森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心。正式这种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为森森赢得了市场和先机。
他是一名老党员,也曾担任过勤丰村副书记、村长。所以,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十分重视公司内部的党政工作建设。林财兴同志经常深入车间并通过聊天等形式了解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随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他们有不良思想倾向,就会通过帮教等潜移默化的措施来加以引导和转化,真正做到了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也让员工在细微中体会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同时,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繁荣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林财兴在公司配置了台球房、活动室、阅览室等设施,形成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氛围。还专门成立森森文宣队,每逢五四、十一、春节等节日举办文艺晚会、体育活动、知识竞赛等。当年,为结合“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公司文宣队在狮山公园与区文联合作通过小品、相声、歌曲等多种形式歌颂党的十六大,努力营造外部宣传氛围,受到了市区镇领导的一致好评。
林财兴同志在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时刻不忘家乡的公益事业建设。每天早晚,在森森工业园区旁边的小山坡上,总有不少老人与孩子在那里散步或做健身操,是的,这就是林财兴同志花30万元兴建的狮山公园。如今,那里已经成为马岙人栖息纳凉、陶冶情操的好去处。除此之外,他先后为定马公路、镇古文化艺术节、标准海塘建设、希望工程、困难户等捐款,10余年来,捐款次数数不胜数。逢年过年,他总要带领公司党、工、团一班人慰问村老干部、走访家庭困难户、看望敬老院老人,给他们送上慰问金和一些慰问品。与残疾人特困户结对子,帮助下岗员工重新就业,他用实际行动感动着身边那些所需要帮助的人,真正实现了从企业建设到社会责任的升华。他个人也曾先后获“浙江省私营企业优秀厂长(董事长)、市区劳动模范、市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岁月不饶人,在出色完成森森公司的业绩后,他功成身退,将位子留给了自己的儿子。但是退居二线,林财兴同志并没有空闲下来,他担任了马岙老年协会会长,全心全意为老年人、社区群众服务。了解到同村的有些老年人生活条件比较差,年纪又大了,2010年4月,林财兴给同村60周岁以上的村民包括他所属的马岙社区9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补助1000元,共计发放补助金14万元,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他与他的子女致富不忘同村人,给予了我们最无私的帮助,实在是我们村的大恩人啊”。每每提到林财兴的时候,村友们对他总会有说不完道不完的恩情。
是什么在支撑着他的理念?“我是农民出生,我也有过贫困,但是我也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的责任就在这里。”或许就是这种感同身受,让他在晚年踏上艰辛创业之路,并终身服务于人民,贡献于社会。(森森集团 乐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