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粮油总工程师孙世军是一位在粮食油脂工程管理技术方面脚踏实地、勇于探索的人。
2004年5月,中海粮油一期生产线建成投产前夕,孙世军受命挑起了设备工程技术管理的重任。面对试生产阶段设备运行和各项控制指标出现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生产能力的提高,产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现状,孙世军顶住压力,不畏艰难,带领技术人员深入车间,认真探摸每一个生产设备的部件、每一条传输管道的性能和作用,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每年设备大修和阶段性检修,对各种辅助设备和管道进行改造。经过一年多的技术改造,到2006年初,整条生产线的日加工能力由投产时的1500吨提高到了2000吨,完全达到了设计能力。随后,在2006年与2007年间,孙世军又带领技术人员完成了利用油脚料进行再加工的五条大豆浓缩磷脂生产线建设任务。该工程属于油脂深加工项目,即把以往的低价值油脚料变为高附加值产品,投资省,见效快,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收回建设成本,并达到了清洁环保的效果,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显著效益。
2009年初,中海粮油按照集团“做大做强,发展粮油产业”的战略要求,实施上马扩建日加工处理3000吨大豆生产线工程。作为公司总工程师和二期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孙世军既要管好一期生产线的安全运行,又要抓好二期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他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意志,从项目设计、设备选型到安装、调试,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做方案、定目标,在设备购置方面找信息、跑工厂,货比三家,千方百计节约成本;在技术上认真吸取一期生产线的成功经验,避免不足之处,努力做到自主创新,化繁为简,全身心扑在工程建设中。2009年底,二期工程一次性投产成功,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飞跃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近三年,由孙世军负责研发的“大豆挤压膨化浸出工艺技术研发”、“大豆蛋白节能增效生产技术引进与创新”和“增添设备、提高节能、节水能力技改项目”等先后获得省、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专项资金补助奖励。其中,“大豆蛋白节能增效生产技术引进与创新”项目是与巴西TECNAL公司技术合作,引进整套大豆加工节能降耗新技术,进行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的配合研究,开发自动化控制条块,自主开发工控机程序。仅就一条日加工处理大豆2000吨的生产线来说,通过该工艺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创新,可年增产12万吨,节电350万度,节水8万吨,节煤3000吨,年增产值3.6亿元。该项目被省科技局列入2007年国际科技合作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项目。
从设备工程部经理到公司总工程师,虽然职务在变化,但孙世军的工作态度没有变,工作热情没有变,工作的深入程度没有变。他深感责任重大,自始至终实践着自己诺言,追求每项工作更完善、更规范、更科学。(和润集团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