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舟山晨光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永宽
曾经一无所有,如今功成名就;曾经年轻气盛,如今冷静沉着;曾经消极沮丧,如今信心满满……吴永宽身形瘦削,浓眉大眼,态度和蔼可亲,一副忠厚稳重的模样,但在交谈时直视记者的目光里,有股毫不遮挡的锐利和睿智。从5万元家底创业到今年产值1.3亿元;从家庭式作坊到拥有一流设备的现代化企业;从粗放式管理模式到打造职业经理人管理团队……一家民营企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迅猛快速发展,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还将不断地成长。这家企业的成功,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见到吴永宽时,他正和新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团队开会,商讨下一步企业管理改革方案。启用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对于吴永宽来说,这既是一种全新尝试,也是一个挑战。
成败与否,他笑言:一切待时间来验证。
失败中摸索成功之路
1989年,在一片质疑和劝阻声中,年仅21岁的吴永宽拿着东拼西凑借来的5万元,在自己家中办起了玩具厂,“说是玩具厂,其实就是一个家庭作坊。”吴永宽如今说起最初创业时的点点滴滴,已经显得云淡风轻。“玩具厂办了三年,赚了点钱。于是就想着扩大规模,开发新产品水枪,没有料想会一败涂地。”
市场是残酷的,莫测的风险和对市场的盲目,让年轻的吴永宽跌了一个大跟斗。“投入40万元,开玩具水枪模具,生产成品,没想到,我们的生产成本远高于外地这类玩具水枪的售价,一推出就注定没有市场竞争力而被市场淘汰。”首次创业的失败让吴永宽摔得伤痕累累。“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惨痛的失败,更是一次经验教训,让我懂得摸清市场动向的重要性。 ”
失败面前,吴永宽没有退缩,而是开始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先找市场再开发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保证市场,终于成功地打开了销售局面。“当时岱山玩具业的准入门槛太低,谁都可以办厂做玩具加工,市场已经趋向饱和。”于是,1994年,吴永宽调转枪头,开始转行做玩具微电机,踏踏实实从小订单做起,靠质量积累口碑。没多久,吴永宽就在汕头设立了办事处,专门为广州一带的玩具厂提供玩具微电机。工厂有了起色,产值年年翻番,甚至数倍增长。而此时吴永宽的创业理想,早已跳出了开始时的50万元订单。
“创业不止靠激情,更要坚持。这一路走得虽然艰辛,但看着企业一步步成长,其中的乐趣让人不能止步。在做到50万元订单后,我想的是怎样让年产值做到100万元,然后是1000万元、1亿,乃至更多,这期间,人的心态在变化,发展比赚钱更重要。”吴永宽说。
转机往往孕育在困难中
“梅花香自苦寒来”,晨光电器的发展正是这一句话的标注。
“最困难的时期,我一个人既要跑销售,也要管生产,肩上似扛着千斤重担。”1997年,吴永宽看到玩具微电机市场日渐萎缩,而电器电机市场前景广阔,果断决定转战电器电机行业,于是,吴永宽与另外四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走到一起,筹集了180万元,合作建起了晨光电器有限公司。
然而,让吴永宽没有料想到的是,建厂初期遇到的困难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因为市场和产品处于摸索阶段,经营十分困难,一年之内,一同创业的其他四人相继离去,只剩下他一人支撑。“单枪匹马追着企业负责人要订单,采购部件,找专业厂制造完后,带着工人自己组装,再发货。”现在的吴永宽波澜不惊地说着,当年的辛酸却成了他最值得回味的经历。
“第一批订单就因为质量问题遭遇退货危机。”这对于当时的吴永宽来说无疑是当头一击。“重新打样,重新测试,找客户赔礼道歉。”吴永宽用诚意和实际行动才赢得当时宁波一家大型电器生产厂商的信任,成为指定产品配件提供商,每年都有3000万元的订单。
舟山地处海岛,与其他地方相比,市场未必能取得先机,而吴永宽却不是一个“认命”的人。“为了拿到一笔订单,跟着老板,软磨硬泡那是常有的事。”说起往事,吴永宽笑言多亏了自己脸皮厚,“曾经有一次去苏州一家企业推销产品,老板不愿意见我,于是我就雇了一辆出租车,偷偷跟着老板的车,想到老板家中跟他‘套近乎’,没想到跟了半天,人家是去看客户,为了节省开支,第二天,我又雇了一辆摩托车,终于跟到了老板家中,向他介绍我们的产品,成功地拿到了一笔订单。”
“挫折并不可怕,发展中的困难是考验,也是磨炼。再坚持一下,市场转机也许就会出现。我们常说一句话:‘只要企业不死,就有机会’。”吴永宽一直坚持着这样的信念,就算是如今企业步入正轨以后,也依旧如此。
在竞争与创新中持续发展
一家民营企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迅猛快速的发展,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还将不断地成长。那么,我们是不是想过:这家企业的成功,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这中间,除了创业者的“坚守”外,还有一个洞察市场的“眼光”
如今,贴有“晨光”商标的电机产品销往国内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美国、中东、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订单源源而来的动力,吴永宽归功于“晨光”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翼”。
“企业要持续发展,人才总是第一位的。”公司现拥有一支高水平、高学历、高素质且经验丰富的电机设计、制造队伍,有员工283名,其中工程师12名,专业技术人员82名。人才积累给了吴永宽布局市场的底气,保证了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也让吴永宽成功打开高端市场,销售收入逐年递增。如今,吴永宽一方面继续强化内部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完善市场销售网络,加速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用高新技术改造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按照“主业做精、多品种开发”的思路,紧跟市场脚步,不断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科技新产品。
“创业无止境。目前,国内同行业中企业数量多,市场集中度小,留给企业很大的成长空间。晨光还要继续努力。”吴永宽对目前晨光的成绩仍然保持了一颗平常心,在他看来,这是企业发展迈入了新阶段。(舟山日报 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