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新技术对水产加工下脚料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兴业公司逐步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水产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变。日前,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子公司――舟山新诺佳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将一个集装箱的高浓度乙酯型鱼油产品出口到了美国,其价值高达100万元。
成立于1994年的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有5家控股子公司及15家分公司、员工3000余名,年销售收入逾13亿元。但近年来,由于海洋捕捞萎缩、贸易壁垒加剧,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材料涨价以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等,给水产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不利条件下,兴业公司大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研发新产品,利用高新技术,巧辟蹊径抢占市场。
“在食品、保健品和医药领域,近年来深海鱼油的应用发展迅速,迄今已形成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终端市场。而要想研发这类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企业必须具备先进的生产能力,为此 ‘兴业’和上海福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舟山新诺佳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诺佳公司副总经理潘志杰告诉记者,公司在科技部门的帮扶下,首先实施了厅市会商科技攻关项目――海洋鱼油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并取得了技术以及产业化应用上的突破。
据介绍,兴业公司传统水产品生产中有大量的下脚料,通过精深加工后,生产出的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高浓度精致鱼油产品,日产量可达20吨。 “利用高新技术,我们突破了水产行业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模式。生产工艺复杂了,员工却减少了,目前公司仅有35名员工,但年产值能达1亿多元人民币,相当于兴业集团公司原有500多名职工创造的劳动价值。”
记者日前在新诺佳公司看到,近30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除了3条清一色的现代化生产线外,几乎见不到员工的身影。在场的新诺佳公司生产部经理宋诗军介绍说,如鱼油生产的首道工序脂化车间,平常仅需要4名员工。“即使所有的设备全部运营,也只需要6个人,而且该6名员工日常的工作主要是工艺参数的监控,还有场地卫生的整理。”
潘志杰介绍说,目前新诺佳的产品陆续开始销往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地。“这为兴业公司进一步转型升级,开发生物工程新的领域做好了铺垫。 5年内,新诺佳的年产值肯定会突破2亿元。”(文军 王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