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铮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截至2月16日,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鹰股份)的股份已经上涨了67.12%,列纺织服装行业58家上市公司的第三位。对于股价上涨的原因,金鹰股份董秘陈曙君在接受采访时认为,2009年股份领先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原因,一是依托国家对纺织行业的鼓励政策,二是得益于该公司有别于其他纺织企业的产品定位。
内外利好促升股价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上证指数上涨了31.23%,在此期间,58家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涨幅为45.13%,而早在2008年10月,纺织服装行业指数跌幅要超过上证指数。
有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规划,起到了提振纺织服装行业的作用。并且,由于前期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的萎缩预期对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纺织服装行业的估值有些偏低。在此基础上,近期股价的反弹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在纺织服装行业的上市公司中,金鹰股份在2009年的涨势突出,金鹰股份的股价从2.95元上涨到4.93元,上涨了67.12%。股价涨幅在58家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中列第三位。
陈曙君表示,2009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纺织行业的扶持、鼓励政策,这是最近纺织行业扭转此前颓势的重要原因,市场信心的注人,使得投资者对行业有了更多的期许。
在纺织行业振兴规划通过之日,即2月4日,金鹰股份发布了大股东增持的公告。公告显示,金鹰集团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买入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本次增持680000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22%,平均价格4.30元/股。增持后金鹰集团持有公司的股份数量为170952293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54.81%。
对此,陈曙君表示,大股东增持所传达出的信息显示,大股东对金鹰股份未来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此举对金鹰股份2月的市场表现起到了提振作用,这种作用对金鹰股份未来的股价走向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公司资质被投资者认可
除宏观原因外,陈曙君还认为,该公司自身质地优良,也是被投资者看好的原因之一。他指出,该公司生产的麻纺、绢纺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状况良好。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和盈利情况,是该公司得到投资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对于陈曙君的表述,部分专家给予了证实。国泰君安纺织行业分析师李质仙在研究报告中指出,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鹰股份所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已经明显好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公司亚麻原料70%左右从欧洲进口。由于2008年欧洲产麻区获得大丰收,9月份开始,欧洲的亚麻打成麻后,报价比之前降低18%,使得吨纱的原料成本降低7000元左右;其次,由于国内大量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停业或倒闭,国内亚麻纱和绢丝产能分别减少了35%和40%左右。该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产品售价也开始上升。
据不完全估计,目前该公司在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约在14%到15%之间。1月23日公告显示,金鹰股份2008年度净利润可能会同比下降50%。造成该预亏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以及2008年初以来出口退税、汇率结算、贷款利率、原材料与用工成本等多方面影响,以及金融危机导致海外客户需求及支付能力减弱。但国泰君安认为,该公司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未来公司业绩看涨。陈曙君也指出,由于该公司的产品主要需求来自于国内,因此,此次危机造成的外部需求萎缩,不会对该公司长期业绩造成影响。国泰君安纺织行业分析师李质仙指出,尽管近年来受行业景气度拖累,该公司业绩持续下降,但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好转,以及亚麻与绢纺新技术的应用,公司的业绩有望逐步回升。
新技术带来业绩增长
对于金鹰股份未来规划,陈曙君表示,目前该公司已经在响应国家的产业规划号召,致力于产业升级和新产品开发,提高麻纺产品的品质,并且将着重开发适合国内市场需求的对路产品。
国泰君安指出,该公司新开发了用于亚麻二粗、残次料加工的干湿纺亚麻纺纱设备,可以对打成麻梳理过程中产生的残次料,进行粗纺加工成低支麻纱,用于下游厂商制成亚麻席、垫、窗帘布等用品。该公司过去将残次料以4500元-5100元/吨价格出售,现在加工成粗纱后售价3.2万元-3.6万元/吨(含税),每吨纱利润约8000元。与直接以残次料出售相比,吨残次料产生的利润提高70%以上。
根据国泰君安的测算,2009年,该公司亚麻销量将增加15%,绢纺产能利用率提高至70%,销售4200万吨,其中1000万吨采用新工艺。2009年亚麻产品毛利率提升至18%,绢纺新旧工艺毛利率分别为15%和6%;纺机和塑机毛利率分别为30%和15%。期间费用水平保持12%不变。
国泰君安指出,在未来几年金鹰股份业绩将实现较快增长。2009年全面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将达到0.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