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特别是自疫情发生以来,为我国外贸持续稳增长贡献了巨大力量。日前,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在介绍2021年1-8月我国外贸运行情况时表示,在1-8月我国外贸运行特点中,除了增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提升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突出外,我国外贸创新发展能力仍在逐步增强。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亮点多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韧性较足、增长较快、快中趋稳、稳中向好。以人民币计(下同),1-8月进出口、出口、进口金额分别为24.78万亿、13.56万亿、11.2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在外贸创新发展能力方面,1-6月,跨境电商出口增长44.1%。1-7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增长41.6%。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超1500家,海外仓数量超1900个、面积超1350万平方米,建成保税维修项目约130个。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出台了很多促进贸易创新发展的文件,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贸易的新业态和新模式。随着贸易的发展,传统贸易的规模和增速将会放慢,而像电子商务、转口贸易、离岸贸易等新型贸易形态发展速度在增快,是我们目前培育的重点。
中国外贸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活力充沛、形态多样。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网络信息等新技术、新工具孕育产生了跨境电商;二是传统业态在转型升级,形成了市场采购贸易;三是贸易分工进一步细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主体深受市场欢迎,离岸贸易也同总部经济在同步成长;四是各类业态之间融合发展,外贸功能进一步集成联动。
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中,跨境电商的发展引人瞩目,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跨境电商逆势增长,在我国外贸的高增长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缓解的形势下,跨境电商的优势、效率和高速增长态势,都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角色充分发挥了出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建平认为,全球市场的需求量很大,但并非所有的国家都能抓住这样的机遇。中国生产制造的能力、金融科技的支持以及跨境电商的效率,将这些结合起来,才让跨境电商在我国外贸中的占比迅速上升。
发挥自贸区作用破除制度障碍
今年以来,各部委在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之外,积极推动各类业态融合发展,外贸功能集成联动,累计出台近200项改革措施,持续为新业态新模式松(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