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前7个月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发布时间]:2021-10-13

返回 打印

  近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任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介绍了今年前7个月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束珏婷指出,今年1月份至7月份,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28093.6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服务出口13373.1亿元,增长23.2%,进口14720.6亿元,下降4%,服务出口增幅大于进口27.2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服务进出口下降9%,两年平均下降4.6%,其中出口增长21.5%,两年平均增长10.2%,进口下降25.9%,两年平均下降13.9%。

  稳中有升 态势良好

  “从数据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稳中有升,态势良好。说明大的发展方向正确,需要继续保持运行的良好状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钱津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指出。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指出:“总体上看,在疫情影响下,中国服务贸易保持平稳恢复和增长,实属不易。中国对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到位,总体上阻断了疫情大规模传播,保证了服务业基本盘的恢复。除旅游服务以外,前7个月中国服务贸易得到明显恢复,剔除旅行服务的服贸规模增速明显提升。”
“出口方面,7月当月服务贸易增速依旧保持20%,增速水平与上半年相比并未明显下滑,表明服务贸易依旧保持平稳增长状态。进口方面,7月当月同比增长1.6%,增速比上半年相比回正,表明服务贸易进口正在稳步恢复。”陶金说道。
束珏婷表示,前7个月我国服务贸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提高;二是旅行服务进出口继续下降。
“1月份至7月份,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2868.2亿元,增长11.8%,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5.8%。其中,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金融服务和知识产权使用费。”束珏婷表示。
“当前各国继续采取严格措施限制人员跨境流动,疫情对旅行服务进出口的影响仍在持续。”束珏婷指出,1-7月,我国旅行服务进出口4299.8亿元,下降32.7%,其中出口下降41.6%,进口下降31.6%。剔除旅行服务,1-7月我国其他服务进出口增长20.2%,其中出口增长28%,进口增长12%;与2019年同期相比,其他服务进出口增长23%,其中出口增长33.5%,进口增长12.4%。
对此,陶金分析指出,疫情之下,通讯、远程文化娱乐等互联网领域的服务业务需求得到强化,使得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活动增长较快,当然也反映了中国在通讯、互联网等领域持续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推动服贸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

  记者注意到,近日发布的《中国服务贸易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服务业开放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
《报告》显示,中国作为第二大服务外包承接国、第二大云服务商的地位更加巩固。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服务业仍逆势上扬,比上年增长2.1%。
    此外,中国不断扩大服务业开放,自贸试验区增至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增至31个,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等三大区域服务贸易额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占比达到60.6%,有力推动了服务业全面开放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有分析指出,服务贸易不仅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消费结构升级、发展动力增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在应对全球价值链重构,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中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未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陶金认为,总体上看,中国服务贸易领域仍有必要坚持高水平对外与改革,尤其是在科技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国内巨大市场,鼓励国内服务业参与深度的国际竞争。从渠道看,充分发挥自贸区的改革和试点先行优势,进一步缩减服贸负面清单,同时向全国复制和推广开放经验。利用“一带一路”、RCEP等国家和区域间的系统合作框架以及海南自贸区的服贸开放高地,扩大全球服务业合作范围。钱津认为,重点还是要增加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同时争取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交易价格。
     当然,对于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做好应对也是至关重要。“我认为,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人才问题是目前遇到的最核心的挑战,因此教育培养需要向这方面靠近。”钱津说道。
陶金则指出,短期看,服务贸易稳发展,首要目标是继续稳固疫情防控形势,以保持服务贸易基本盘,避免业务规模大幅波动。同时,给予服务贸易企业及时合理的支持,帮助企业克服暂时困难。“长期看,服贸领域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仍有较大空间。首先是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缩减,放开更多的高技术、高质量服务引入。其次是扩大自贸区影响、复制和推广改革经验,服务业具有地域的限制性,若旨在自贸区地理范围内进行开放,辐射效应可能是有限的。当然国内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提高服务外需的根本手段,需要继续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和对外开放,提升国内国际营商环境。”陶金说道。(此文刊发于《中国产经新闻》9月7日1版)(来源:人民日报)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