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浙江自贸试验区交出两周年成绩单 [发布时间]:2019-04-16

返回 打印

 

  长风破浪正当时!

  成立两周年,浙江自贸试验区破浪而行,也交出了一份内容满满的答卷:34项全国首创制度创新成果,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加速发展,“浙江自贸试验区特色”凸显。

  各种首创制度频出

  2018年8月27日,在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油库,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从马来西亚进口的4万吨5―7号燃料油和5000吨稀释沥青混兑。这是浙江自贸试验区首票加工贸易项下不同税号油品混兑业务,全国首创。

  “这背后,正是我们历时两年努力,获得的油品领域重大政策突破――不同税号船用燃料油混兑调和。”舟山海关保税监管科科长张晓丽说。

  两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先后在商事制度“最多跑一次”改革、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金融领域、油品贸易领域等方面实现制度创新和重大政策突破。

  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国内“首个”“首次”:2018年4月10日,全国首艘2万吨级江海直达船成功首航;2018年10月,国内自贸区首单大宗商品仓单质押融资业务落地;全国首单原油、船用燃料油期货交割业务相继落地;2018年10月20日,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供油企业――新加坡协力石油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信力石油(舟山)有限公司落户;2019年2月27日,浙江省首家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出口资质贸易企业――浙江物产中大石油有限公司获批……

  浙江自贸试验区成立至今,已累计初步形成83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4项全国首创,6项被国务院复制推广,走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前列。

  特色产业加速发展

  “中国船燃舟山保税油供应量2016年为34.57万吨,2017年为70.76万吨,2018年为111万吨。保税油供应量飙升态势,就是从2017年浙江自贸试验区成立开始的。”3月29日,舟山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燕告诉记者。

  两年来,舟山船用燃料油加注行业表现“亮眼”:2018年供应量达359万吨,比2017年增长一倍,首次跻身全球十大船用燃料油供应港。英国阿格斯公司还于2018年12月13日开始对舟山船用燃料油现货估价,初步形成船用燃料油“舟山价格”。

  参与座谈采访时,舟山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信力石油(舟山)有限公司三家公司一致表示,看好浙江自贸试验区未来在船用燃料油领域的发展。

  新奥LNG项目一期正式运营,年接卸能力达到300万吨,项目二期和外输管道工程正加快推进。国际绿色石化基地建设、黄泽山油品储运项目建设、国际矿石中转基地建设等特色产业相关重大项目和工程全力推进。

  浙江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夏文忠介绍,浙江自贸试验区始终坚持特色发展,聚焦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贸易,在油气领域形成了较高的国际影响力,走出了自贸试验区特色发展之路。

  截至2月底,浙江自贸试验区累计新增注册企业12501家,其中油品企业3198家,成为全国油品企业最集聚的地区。2018年油品贸易额达到2213.9亿元。

  决胜之年目标更高

  “浙江自贸试验区坚持改革开放,立足国家战略,聚焦特色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等综合效应逐渐显现,切实发挥了‘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搭平台,为地方谋发展’的试验田作用。”夏文忠表示。

  2019年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完成三年建设任务的决胜之年,夏文忠介绍,将聚焦“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坚持对标国际扩大开放倒逼改革,坚持特色创新。全力争取更大改革自主权方案落地实施,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研究谋划沪浙自贸试验区协同合作的新机制,形成更高层次的开放平台,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2019年,浙江自贸试验区力争累计探索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00项;实现油品贸易量4500万吨以上,油品贸易额2600亿元以上;船用燃料油供应突破400万吨,结算量占全国50%以上;实现外轮供应货值20亿美元以上;油品储存能力达到3100万立方米;确保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额700亿元,力争达到750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选自舟山晚报 )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