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应对国际海事组织“限硫令”,浙江自贸区发布十项创新举措 [发布时间]:2018-11-01

返回 打印

  离国际海事组织(I-MO)确定的2020年起生效的限硫令只有10多个月了,舟山作为国内供油大港,如何应对保税油供应新格局,成为东北亚保税油加注中心?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油商大会“全球限硫令规则下船用燃料发展变革”平行论坛上,浙江自贸试验区保税油供应十项创新举措发布。

  这“新十条”举措分别是:

  启动低硫油2020行动计划。依托舟山现有及在建的石化产业基础,生产具有价格优势、稳定可靠的低硫燃油;制定低疏油2020计划行动方案,对生产、调和、仓储、交易全流程排定工作举措;积极争取国内低硫油生产出口退税政策。

  启动国际船舶LNG加注中心建设。实施“油气并举”战略,依托一期已投入试运营的新奥舟山LNG接收及加注站项目,促进LNG供应完善。此次油商大会上,新奥能源已宣布投资3.5亿元建造中国首艘LNG加注船。

  扩大不同税号保税油调和试点。重点引进实力强、调油经验丰富的第三方贸易商参与不同税号保税油调和试点,鼓励做大保税油调和、交易、转口业务,尝试开展低硫油产品调和。

  全面推进质量流量计系统。计划今年底前发布质量流量计推进时间表,出台配套政策、引进专业检测机构,争取在国内港口中率先全面实行质量流量计交割,同时积极争取e- BDN (电子燃油交付单)落地。

  出台保税燃油供应业务操作规范2018版。紧盯国际保税油发展趋势,根据最新的MARPOL公约对浙江自贸试验区保税燃油供应业务操作规范的相关内容及时进行修订。

  开展保税油通关流程再造。在关检融合、 边检改革背景下,对标新加坡标准,以“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精神再造保税油通关加注流程,进一步实施便利化监管和诚信管理。

  优化升级跨港供应新模式。以即将在江苏港域实现的“一船多港多供”业务模式为契机,推动保税油供应新提升。

  全面提升供油锚地能力水平。编制全市海域保税油供应锚地专项规划,在马峙锚地、条帚门锚地分别扩容及新设共17个专用锚位,并谋划绿华山锚地供油专用锚位设置。

  启动大数据智能调度系统建设。通过保税油智能调度系统,有效提高舟山保税油锚位使用率,减少受油船等待时间。同时利用大数据挖掘潜在信息,为保税油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开展保税油加注应急体系建设。启动应急体系规划,充实海上应急救援力量,保护舟山的绿水青山。

  “服务绿色航运发展,融入全球船舶减排新常态,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打造东北亚保税燃料油中心过程中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中心建设牵头单位,舟山港综保区管委会主任韦晓红期望,到2019年,浙江自贸试验区内低硫油供应体系基本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落地,口岸机构便利化通关措施全面推行;到2020年,实现低硫油供应平稳切换,质量流量计系统全面推广,LNG加注系统基本完善,燃料油交易和期货交割初具规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多元化的船用燃料供应体系,建设成为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东北亚保税油和LNG加注中心。

                                                  (选于10月19日舟山日报)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