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林毅夫: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维持6.5%左右的增长 [发布时间]:2018-07-04

返回 打印

   “只要把国内的有利条件用好,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保持6.5%左右的增长。”6月5日,在国务院参事室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走出去”50人论坛2018年年会上,国务院参事、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如是称。

   林毅夫指出,中国维持较高速增长的潜力是不变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年平均增速达9.5%的成就,这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高增长。中国利用后来者优势已有39年,但从人均GDP角度衡量,中国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显著差距。2008年,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人均GDP是美国的21%,相当于日本1951年、新加坡1967年、台湾地区1975年、韩国1977年与美国的差距水平。这些亚洲经济体利用同样的差距维持了20年8%~9%的增长。

   林毅夫谈道,当然,这个潜力是从供给侧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它能实现多少看需求侧。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以后,由于发达国家发展缓慢出口减少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有所下滑,中国8%的经济增长潜力没有完全发挥,但中国市场体量大,国内回旋的余地大,中国的储蓄率高,并且从国际角度来看其实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相对较好,所以只要把国内的有利条件用好,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保持6.5%左右的增长。

   林毅夫进一步指出,未来10年~15年,中国经济在维持6.5%左右的增长之后继而维持5%左右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2030年之后中国与发达国家人均GDP还有较大的差距,固化优势还存在。除固化优势之外,互联网移动通信的发展还将带动一些新兴产业出现。这些新兴产业的特性是产品研发周期特别短,而且产品研发是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主,金融资本的投入相对少。而中国作为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人力资源丰富。再加上中国国内市场大,各种产业配套齐全,这种情况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这些亚洲经济体所没有的。

   林毅夫还认为中国经济基本特征有“三个不变”和“三个变化”。所谓“三个不变”:一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尚未完成,改革还在路上;二是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巨大;三是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互利双赢的基础未变。“三个变化”为:一是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期望将发生变化,发展需提高质量,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二是世界经济可能陷入比较长期的疲软,不确定性增加,中国要沉着应对;三是国际治理格局将发生一些新变化,中国应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国际商报  张敏)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