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财税改革不能“水过地皮湿” [发布时间]:2017-03-24

返回 打印

    2016年下半年以来,关于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负担重、成本高的问题一度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张连起在CCG近日举办的“两会”沙龙上表示,财税改革不能“水过地皮湿”,光说减税降税,而是要理性、建设性地谈财税改革,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创造财富上。
    张连起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阐述要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降税减费、降低综合成本,下好“三去降一补增”这盘棋。这是一份有温度、有质感的报告,但不要片面地解读。教育、医疗、养老、环保、扶贫攻坚等方面的支出无法降低,所以不能一门心思把目光盯在减税降税上,而是要努力创造更多的财富。目前我国正处于爬坡过坎、结构优化、扶贫攻坚阶段,需要上下统一加油干,企业更要内部挖潜。张连起透露,发改委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关于实体经济降低成本”的政策。
张连起坦陈,目前有些行业、有些地方的确税费过多过重,企业不堪负重。他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小组讨论时针对税负问题发言称,营改增只是迈出了税制改革第一步,制造业的“痛点”呈多因素交织。经济下行背景下企业杠杆率加大,现金流量趋紧,对税负更为敏感;居高不下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用能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财务成本等形成的综合成本,令我国制造业积累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税收之外的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生存空间。“2012年至2015年,我国非税收入年均增长18%,而同期税收年均增长7.5%,可见企业‘喊疼’的原因很大部分出在‘费’上”。
    张连起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要想落准、落深、落细,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方略,需要在财税改革上下功夫。对此,他建议,“2017年降税减费要超过‘万亿规模’,如此才能符合社会预期,只有不让制造业‘下雨天背着稻草走山路,越背越沉’,才能使放水养鱼的政策导向落地生根,才能对内稳住投资,对外稳住资本外流。”他还建议,“适当简并增值税税率,将制造业最高边际税率17%归并为13%;对于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形成的留抵税额,超过4个月不能够抵扣的,予以退税,以盘活困难企业现金流量;调整、取消、规范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要在2016年的基础上下调50%以上。”
    此外,张连起提出,个人所得税改革应当成为继营改增之后的财税改革突破口。适时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改革,确立“综合扣除+专项扣除”税制框架。其建议:一是将现行分类税制改为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二是在合理确定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的基础上,考虑居民家庭不同负担情况,适当增加有关家庭生计支出的附加扣除项目。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兼并税率级次,缩小初始税率比例,降低中等收入者税负,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三是构建新的税收征管制度,建立与综合征税相配套的税收征管体制。加快修订税收征管法,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推动现金交易的规范管理等社会综合配套条件的逐步完善,为个人所得税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加快个人所得税征管现代化、信息化的步伐。要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进行重点监控。为跨境投资、商贸等纳税人建立纳税档案、纳税台账,重点税源重点管理。运用好大数据和云计算,升级“互联网+税务”,将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征管全过程都纳入信息系统,实现税务―银行―企业间网络互联互通,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全面提高征管质量和征管效率。(中国商务新闻网 何芬兰)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