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北京发布了2016年《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和《全球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根据中国信保自主研发的评级体系,新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给出了全球192个主权国家的国家风险参考评级、主权信用风险评级以及相关评级报告,其中主权信用风险评级为中国信保首次对外发布。报告还选取了62个与我国政经关系密切、具有较强地区代表性的热点和焦点国别,以评价指标模型为导向,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商业环境风险和法律风险四个维度,对其国家风险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的深入分析。这是中国信保连续第十二年发布《国家风险分析报告》。
在中国信保最新国家风险参考评级中,有15国调升、13国调降,主权信用风险显著国家则有28个之多。国家风险水平下降、评级调升的国家有伊朗、塞浦路斯、芬兰、冰岛、爱尔兰、拉脱维亚、摩纳哥、挪威、阿根廷、哥伦比亚、古巴、布基纳法索、乍得、科特迪瓦、苏丹等国家,其评级调整的原因主要包括欧洲部分国家逐渐摆脱债务危机影响,阿根廷与国际债务人达成重组协议、逐步走出债务危机,伊朗、古巴等国同西方世界关系改善,制裁逐步解除等。国家风险水平上升、评级调降的国家有柬埔寨、黎巴嫩、缅甸、土库曼斯坦、丹麦、多米尼克、圭亚那、秘鲁、卢旺达、塞拉利昂、巴布亚新几内亚、图瓦卢、瓦努阿图等国家,其评级调整的原因主要包括国际油价低位徘徊对石油出口国的影响日益加深,世界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使得部分中小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的损失加大等。
据介绍,主权信用风险评级是以主权信用风险事件作为监测指标,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权信用风险评级方法与评级体系。根据中国信保主权信用风险评级模型,2016年全球主权信用水平由高到低(风险水平由低到高)共9个等级。其中,主权信用风险水平显著的国家有阿富汗、东帝汶、朝鲜、马尔代夫、蒙古国、叙利亚、古巴、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布隆迪、喀麦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国、乍得、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加纳、毛里塔尼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索马里、苏丹、津巴布韦、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瑙鲁与图瓦卢等28个国家,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负担较重,偿债压力相对较大,主权债务可持续性相对较差,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有限。
总体而言,全球风险体现出地缘政治危机持续扩散、世界经济呈现“分化”和“弱复苏”态势、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多国经济产生影响、国际贸易形势不容乐观等特征。
中国信保同期发布的2016年《全球投资风险分析报告》对中企海外投资所重点涉及的8个区域、38个国家、11个行业以及政府违约风险和非传统安全风险这两类典型投资风险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报告提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趋势,面对的政府违约风险和非传统安全风险更加突出。
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3年增长,再创历史新高。目前,按流量计,中国已由资本输入大国转为资本输出大国。同时,中国对外投资的结构也更趋合理。从地域上看,投资区域分布广泛且重点突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焦点。从行业上看,行业结构更加多元化,正由高度集中在能源、矿业等领域逐步向基础设施、不动产、高科技、金融等领域拓展。更重要的是,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方式,民营企业也表现得更加活跃。
中国信保的承保、理赔、调研及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政治风险,尤其是政府违约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严重制约着中国企业全球战略布局的实现。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应树立海外投资决策信息管理和风险管控系统的战略意识,并在具体投资中做好项目全周期的风险管控工作。中国政府则应重视海外投资环境监测及预警信息系统的构建,并积极参与推动国际投资协定的制定与优化升级,推动构建和完善开放、高效的全球投资体系。(国际商报 秦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