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创新,其实就是满足国际市场的新期待、代表潮流发展的新趋势,而不是“得陇望蜀、见异思迁”,不断地改变产业基础,从而迷失了方向。
2015年,我国对外贸易“成绩单”令人感慨。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4.58万亿元,比2014年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是2009年外贸出口、进口双收缩以来最糟糕的一年。
尽管数据并不好看,但我国却出人意料地打破了国际贸易中由美国保持了47年的一个纪录。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数据,2015年中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比重由2014年的12.3%上升至13.8%。这是美国在1968年曾经占到的比重,此后任何国家一直无法打破。外界原本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人民币对美元在近10年也升值将近20%,中国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本应被成本更低的竞争者夺走。然而,中国在近几十年工业崛起时兴建的制造业基础设施让出口保持旺盛,也为企业生产高价值产品提供了基础。英媒称,在全球需求疲软的形势下,中国出口却显现曙光,成功地推倒了之前的普遍预期。
在全球需求疲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我国外贸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它让我们看到,正是这种压力,成为加快推动我国外贸结构调整、发展创新的最好外部环境和条件。创新,今后应成为激发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动力。
大力培育有创新能力的全球化公司
华为可以说是当今中国产品和产业创新的示范典型。1978年,华为在深圳成立,最初的主营业务是通信设备。当时在通信行业中,对摩托罗拉、西门子、阿尔卡特这些巨头来说,华为只能算是无名后辈。然而到了2008年,全球有100多个国家采用了华为的通信设备;全球排名前50的电信运营商中,有45家使用的是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华为的手机产品更是异军突起。华为P9一经发布,即有外国知名科技博客TheVerge评论称,华为P9代表了中国手机厂商正在从模仿苹果的路线上退出,而成为了创新路上的另一引领者。2015年,华为成为全世界第4家年度智能手机销量超过1亿部的企业,之前只有诺基亚、三星和苹果实现了这一成就。目前,华为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超过10%,在有些国家甚至达到了15%~20%;手机业务排名全球第三,且正计划在4~5年时间内超越苹果、三星。如果中国的外贸企业能够更多地涌现出像华为这样有创新能力的全球化公司,我国的对外贸易将大有改观。
力推有创新概念的市场化产品
当前在国际市场上,“高铁冲出国门”、“无人机遨游世界”是我国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技术领先和品质保证之下,我国企业正在海外积极投标各国高铁承建,如土耳其高铁、墨西哥高铁、新马高铁、泰国高铁、印尼高铁以及美国加州高铁等。无人机更是风头正劲,如大疆的无人机产品,不论是科技含量、产品质量还是销量,都已是世界第一。
外贸创新,其实就是满足国际市场的新期待、代表潮流发展的新趋势,而不是“得陇望蜀、见异思迁”,不断地改变产业基础,从而迷失了产业和自己。即便是老产业和小产业,只要坚持创新,也能创造新机遇和大机会。如“老干妈”和辣条,由于迎合国际消费者的口味和追求,竟然成为奢侈品和时尚产品。老干妈每天销售130万瓶,据说在美国是有钱人才吃得起的奢侈品,每瓶售价8.99美元;辣条售价高达12美元一包。这说明了外贸产品创新的基本内涵在于市场的需求和消费的发展方向,只要坚持这一方向,“黄瓜白菜人人爱”的局面也是可能形成的。
弘扬有创新理念的企业家精神
那些成功企业和畅销产品离不开辛勤耕耘与创新的企业家们,如任正非、董明珠、张瑞敏,这才成就了这些企业的辉煌。我国外贸的发展需要这样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开拓精神和丰富经验的企业家。我国外贸企业当前创新所面临的困难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企业家精神的缺乏,从而导致转型升级困难。在同样的资源禀赋、同样的市场需求情况下,企业业绩却参差不齐。所以,不能够“只见物不见人”,从而忽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企业家精神是在市场变化和外来冲击时能够灵活应对,也是在企业面对世界经济环境变化时,能够及时引领企业改变发展模式,走出困境,更是在世界经济调整面前,能够抓住机遇,果断进行创新升级。我们有的外贸企业热衷于扎堆在劳动密集型行业,长期从事代工生产,企业陷于“低端依赖”而不可自拔,只善于扩大规模,不善于研发创新提高技术水平。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实现价值链升级,而且很容易造成低端积累、产能过剩。我们要提倡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就在于能够促进外贸新产品的出现、新市场机会的创造,而这正是目前我国外贸企业所普遍缺乏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贸政策总是在外延和外部环境方面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成长或者便利条件,而对企业内在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方面,关注度还有待加强,这就是每每谈论外贸发展或者创新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给政策、给优惠、给奖励”当成首要选项,而对于如何让企业把创新当成自己决胜命运前途的大事却缺乏深度的思考,所以,外贸政策本身也需要创新。
(国际商报,作者张国庆系中国WTO研究会外顾委委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商务部原驻上海特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