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地区政治局势难以好转
根据目前形势判断,部分地缘政治局势可能更趋紧张。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已经呈现出动荡长期化、复杂化特点,除叙利亚之外,伊拉克、埃及、利比亚等焦点国家仍需要重点关注。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叙利亚内战、利比亚重建、巴以问题、伊朗核问题,还是伊拉克致使诸多国家牵扯其中、由于教派矛盾引发的大规模动乱或内战问题,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实质性解决,地区新秩序重建需要较长时间。与此同时,亚太地区海域纷争难以解决。虽然短期内爆发大规模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存在突发性局部冲突升级的可能,而乌克兰危机也有较大可能持续发酵,目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已经展开制裁与反制裁的政治经济斗争,不排除未来局势更趋紧张的可能。
(二)新兴经济体风险值得关注
新兴经济体内外不利因素叠加,短期内经济增速难有明显回升。今明两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仍有可能比2010年的相对高位低2―3个百分点。诸多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为减轻通货膨胀压力、防范资本外流,不得不采取削减财政赤字、提高基准利率等措施,经济政策趋于紧缩;与此同时,财政结构化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制约了经济增长,抵御外部风险冲击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的能力仍然较弱。从外部看,发达经济体经济与贸易政策调整,尤其是货币政策调整对新兴经济体影响较大,出口导向型以及依赖外资拉动经济的新兴国家更将受到持续影响,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也有可能侵蚀能源资源出口国的出口收入。
(三)贸易保护与摩擦有增无减
可以预见,国际贸易保护措施的常态化、长期化、多样化、制度化、导向化和隐性化将更加明显,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化受到严重挑战。未来一段时间,鉴于相对疲软的世界经济形势,各国贸易保护措施有可能继续增多,贸易摩擦程度将进一步加大;同时,区域一体化趋势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交相演化,使得贸易壁垒问题更加复杂,中国等新兴市场出口大国将遭遇更多的困难。
当前,国际经济的新格局、新秩序正在悄然变动,中国已经踏上了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征程。纵观全球风险态势,展望全球发展趋势,中国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既面临战略机遇,也面临严峻复杂的风险考验。有风险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防范风险的“安全网”。这个“安全网”包括政治的、军事的和经济的。作为专门防范信用风险的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信保就是这个经济“安全网”中的重要一环。中国信保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积极履行政策性职责,为稳定外贸增长、扩大对外投资,以及支持“产能转出去、企业走出去、货币流出去”做出白已应有的贡献。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信保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优化结构,完善机制,控制风险”,各项改革和发展取得新成效,在国际局部形势持续动荡、国别风险频发的情况下,中国信保充分发挥了对外经贸的“导航仪、稳定器、减震阀、安全网”的独特作用。
今后,根据开放型经济面临的世界经贸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中国信保将积极参与构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自贸合作等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大潮,充分发挥政策性作用,加大对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支持力度,推动形成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适应深化改革需要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力地支持我国外经贸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 罗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