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别红的许单单,1982年出生的安徽农村小子,研究生毕业5年,跳槽3次,从一名年薪10万元的互联网公司职员,变成年薪百万的互联网分析师。2011年12月,他离开了工作两年的顶级中国基金公司,加盟美国对冲基金,成为美国对冲基金唯一的一位中国雇员。这样的励志故事听过千百个,但许单单只说一句话:“人们往往看到光彩的结果,而不会去想象背后的黑暗中的准备。”那些看似收获很多的人,他们曾经有过多少艰苦的岁月,大部分人看不到也不愿意去看。人们爱杜拉拉爱许单单爱钱多多,其实爱的就是那个结果,而不是奋斗的历程。
不久前,我参加了新精英的梦想大会,12个演讲者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乔小刀。9年前,乔小刀是一个电焊工,在中关材焊接“海龙大厦”四个字,还做过印刷工,在北京流浪,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就睡在公司里,晚上搭着盖电脑的大红布。9年后,他拥有乐队主唱、设计师、展览策划人、创意师、手工狂、丝网印刷专家、杂志主编等多重身份。今天的乔小刀在全国办新书签售,走到哪里都被人们簇拥着,人们仿佛都想在他身边分享或者沾染一点才华气息,但其中有多少人给自己一个9年的时光用来蛰伏呢?
电影《亲密的敌人》里,徐静蕾问副驾驶座位上一个小员工:“听说你3天没睡觉了?”小员工说:“老板,我这样的人,毕业就百万年薪,出门都有专车,乘飞机坐头等舱,我们这样的人3天不睡觉不值得同情。”
这是这部电影里一个很细微的片段,但是给我的印象却最为深刻。换个角度想想,那些吃过苦受过累经历过人神共愤的苦难的人,沉寂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慢慢往前走的人,有朝一日他们得到什么都是应该的,都是值得的,都是心安理得的,都是值得我们去羡慕和嫉妒的。(赵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