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入世十周年,也是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成立十周年。作为中国政府唯一一个全方位针对世贸组织的合作窗口,世贸司一方面向世贸组织及时宣传和通报中国的贸易政策和贸易实践,另一方面也把世贸规则、国际惯例以及涉及世贸组织的各项事务介绍到国内。
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的设立几乎是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同步的。为履行世贸组织成员义务,它还同时挂牌“中国政府世贸组织通报咨询局”。十年来,世贸司代表中国政府全面处理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合作关系,协调入世后国内各项应对工作。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商务部世贸司司长柴小林。
WTO的“民主生活会”
今年是中国入世十周年,也是世贸司成立十周年。谈到世贸司的定位,柴小林告诉记者,作为中国政府唯一一个全方位针对世贸组织的合作窗口,世贸司一方面向世贸组织及时宣传和通报中国的贸易政策和贸易实践,另一方面也把世贸规则、国际惯例以及涉及世贸组织的各项事务介绍到国内。经过十年的检验和磨砺,证明这个窗口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与世贸组织的三大支柱密切相关,世贸司的主要工作至少也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多边贸易谈判;二是贸易规则一致性;三是贸易政策审议。而在入世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世贸司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宣传世贸组织规则,敦促和配合有关部门清理与世贸组织规则不一致的国内法律法规。他们先后组织了上至省部级官员,下至地方各级政府的数百场培训,使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得以普及。而大规模地清理国内法律法规实际上就是按照世贸规则来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方面我们做了有益的工作。但世贸司的工作从来都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与很多部门,包括商务部的兄弟司局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的结果”,柴小林说。
参与多哈回合谈判是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首次参加多边贸易规则的制订和完善。柴小林回忆说,许多WTO成员高度评价中国参与谈判的表现和立场,只要谈判陷入困难就来找中国,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有智慧和能力来弥合大家的分歧,推动谈判往前走。中国成功举办了大连小型部长级会议,也积极参加了世贸组织在香港召开的第六届WTO部长级会议,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说到WTO的贸易政策审议,柴小林说,按照世贸规则,世界贸易排名前四位的成员,每两年要接受一次其他成员的审议。各方都对某一成员的贸易政策在世贸组织进行评论。中国已经接受了三次审议,被形象地称为参加“民主生活会”。在她看来,贸易政策审议是一面双面镜,一方面它促使成员反思自己在贸易政策和措施决策过程中与世贸组织规则不一致的地方;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其他成员的贸易实践,还可以利用审议对某些成员采取的一些与世贸组织规则不一致的政策措施提出批评。
始终是发展中成员
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许多WTO成员希望中国发挥领导作用,而中国希望继续享受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对此柴小林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成员享受特殊和差别待遇与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贸成员发挥应有的作用,两者并不矛盾。
柴小林强调,中国发挥的作用应该与我们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实力相当。从这个角度讲,中国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摸清家底,清楚我们在整个世界经济排位中到底占据着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同时认真考虑总量和人均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入世谈判中始终坚持中国一定要以发展中成员的身份加入。只要定位是发展中成员,中国就有权享受特殊和差别待遇。
但享受特殊和差别待遇并不是不尽义务,不做贡献。实际上,中国在世贸组织中承担着和大多数发展中成员一样的责任。比如在多哈回合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谈判中,如果发达成员要在这方面承担54%的关税削减,那中国和有些发展中成员一样,也要承担36%的关税削减。
她还强调,发挥作用和承担责任还有另一个角度。就是作为WTO成员,出台的贸易政策和措施一定要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做到这一点,就是中国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承担它应尽的责任。
经历成长的烦恼
在回答如何看待中国目前面临的出口增长和贸易摩擦同步上升的问题时,柴小林表示,中国坚决反对包括滥用WTO贸易救济措施在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并按照WTO规则予以应对。但同时也要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一方面中国现在是贸易大国,跟十年前相比,我们的贸易额已经增加了5倍,也就是说贸易额在迅速增长,贸易摩擦的数量也会相应增长,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另一方面,尽管贸易额在成倍增长,但产生的贸易摩擦并受到起诉的案件数量并没有达到5倍增长,也就是说虽然案件的绝对量增加,但从占贸易总额的比例来看是下降的。因此,对于贸易摩擦的问题应该采取一个平常的心态。
柴小林坦言,作为贸易大国,中国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有些WTO成员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嫉妒也好,恐惧也罢,就是对中国产品有过度反应。中国企业应该准备好,如果其产品确实遭遇了不公平的贸易对待,我们是有武器的,可以诉诸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讨个说法、讲个道理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另一方面也要自省,我们的产品应该通过增加技术含量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不是采用低价或竞相杀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出口面临的一些问题。
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曾经评价说,入世的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十年。回顾和总结十年的历程,柴小林深感责任重大。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新的里程碑,十年中中国经济、社会、民生都呈现了跨越式发展,正如胡锦涛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到的,过去30年的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仍旧要靠改革开放。
柴小林表示,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球经济正处在金融危机后产业布局的大调整中,和中国今后一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高度吻合。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十年的发展和成就奠定了今天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规则基础和体制基础。25年前,党中央做出了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决策。25年后,我们看到了这一决策带来的巨大发展和成就。中国政府再一次发出了继续改革开放不动摇的政治信号,加上我们雄厚的物质基础、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以及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今后十年中国经济将再创辉煌。最后,柴小林直言:“如果说发展是硬道理,实践经验和今后发展的需要已证明,开放也是硬道理。”(国际商报曹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