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多边外贸体制中实现互利共赢 [发布时间]:2011-06-14

返回 打印

商务部世贸司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第十个年头。入世的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在这一时期,中国商务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周年。过去的十年,是我国发展史上不平凡的十年,我们积极利用多边贸易体制,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出口第一、进口第二的经济贸易大国,在WTO决策体系中从“新成员”成长为成熟的成员并跻身核心决策圈。
    实践证明,中国作出加入WTO的决策是正确的,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是成功的,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有效的。通过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并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制定,我们不断提高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正确道路。
    回首我国30余年改革开放历程,2001年加入WTO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通过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大规模的对外开放,我国获得了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系列平等权利。
    二是加入WTO后中国开展了扎实的国内应对工作,通过迄今最大规模的法规清理工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
    三是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国际经贸规则宣传教育活动。
    四是获得了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重要平台。
    大规模对外开放
    加入WTO十年来,我国信守承诺,认真履行各项义务。至2008年底,我国已履行完所有入世承诺,关税平均水平从2002年的15.3%降至2010年的9.8%,取消了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放开了贸易经营权,开放了100个服务贸易部门。与以往不同,加入WTO后的对外开放凸显了三个重大转变:一是区域性推进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对外开放;二是开放领域由传统的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延伸;三是市场准入条件更加法制化、更加透明和规范。
    中国在加入后立即获得所有WTO成员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开放市场承诺,为我适应全球化趋势、赢得发展机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一系列开放措施有力推动了我国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我国得以充分参与并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十年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全面提高了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十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约1.1万亿美元,并连续19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位。对外直接投资从10年前的不到1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近600亿美元。
    十年来,我国实现了向全球贸易大国的跨越,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速超过20%,在保持较小顺差和贸易盈余逐渐递减的前提下,出口规模增长了4.9倍,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20%;进口规模增长了4.7倍,跃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年进出口贸易占全球贸易的十分之一。不少国家借助对中国出口的增长实现了自身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建立完整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
    加入WTO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做好各项应对工作,作出了周密部署。加入WTO前后,为履行有关承诺,我国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清理修改法律法规工作。中央政府30个部门共清理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各部门修订325件,废止830件,范围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等方面。地方政府共清理出19万多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并分别进行了修改和废止处理。
    通过空前规模地清理修改法律法规,我们变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将WTO规则转化为国内法,并将WTO所倡导的统一性、透明度和公平贸易等基本原则全面反映在我国经贸法律的核心理念上,进一步理顺了政府在对外贸易管理中的职责,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构建了一个符合国际多边贸易规则,适应实际国情的崭新的商务运行体系。
    十年来,一些人担心的冲击并没有发生,相反,在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的有力应对下,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增强,适应国际规则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十年的实践表明,当时我们对入世利弊的分析是正确的,采取的各项应对措施是有力的。
    开展最大规模的国际经贸规则宣传教育活动
    加入WTO前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宣传、研究WTO规则的热潮。一是开展WTO规则宣传,利用各种渠道媒介,大力宣传加入WTO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让公众更多地了解WTO规则;二是展开WTO规则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加快WTO知识培训;三是加大WTO规则的研究力度,产、学、研相结合,研究应对措施。通过WTO规则的学习和培训,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WTO所倡导的理念,“透明度”和“非歧视”等WTO原则已为人们所认知,市场经济、竞争意识、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企业素质与国民素质得到了更深层次和更具普遍意义的提升。
    获得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重要平台
    WTO是当今世界唯一规范全球贸易的国际组织,现有成员153个,成员间贸易量占世界贸易的97%以上,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战后60多年来,多边贸易体制为各国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国际分工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切实的制度保障,在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妥善解决成员间贸易争端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各主要贸易国对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工作十分重视,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加入WTO后,我国认真行使成员权利,全面参与了WTO各项活动和谈判,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与其他成员一道共同推动建立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迄今为止,我国积极参与了各个层次的部长级和高官级的谈判和磋商,参加了G20、G33等一些重要的谈判协调组,在多哈回合谈判各个议题上先后提出了100多个提案。中国2005年主办了WTO大连小型部长级会议,同年12月为WTO香港部长级会议取得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08年7月WTO小型部长会上,中国首次参加了“七方”(G7)会议,进入“WTO规则制定的核心层”。
    加入十年来,中国积极参加WTO贸易政策审议和过渡性审议活动,认真回答了成员提出的问题,并通过对其他贸易伙伴的审议表达了中国的关注,使WTO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之一。我国还初步建立了适应多边体制的贸易争端解决国内应对机制,积累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国际经贸纠纷的宝贵经验,增强了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参与能力。
    展望未来,我们需进一步拓展加强我国参与WTO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对WTO规则的运用和驾驭能力,积极参与制订和改善WTO规则,深入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多边贸易体制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框架下,我们需要通过自身扩大开放和促进其他WTO成员对我扩大开放,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互利合作,促进我国及世界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和谐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选自国际商报)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