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经济将持续复苏,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内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但是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我国对外贸易保持平衡、协调发展存在较大的困难和压力。
国内外需求增加将带动我国外贸持续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4%以上的增长速度,新兴市场及发展国家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发达国家将逐渐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一季度我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沿海及中西部地区企业订单增加,尤其是来自欧美的订单增多,均表明我与主要贸易市场贸易将会保持较快增长。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季度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投资、消费稳定增长,工业及农业景气畅旺。在此基础上,政府将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这些将有利于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也为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和金融体系隐患仍存,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中东等主要产油地区政局动荡,推动能源价格持续攀升,日本震后重建可能推动国际石油价格进一步上升;从国内看,物价持续上涨、通胀预期增强,人民币升值、融资难及劳动力等要素综合成本上升问题突出,这些将加大我国外贸结构调整的难度。一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我国与新兴经济体产品同质性强,提高出口价格使大部分客户难以接受,企业普遍不愿接受长期及金额较大的订单,造成部分订单流失,影响外贸稳定发展。二是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利润空间萎缩,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动力减弱,外贸转型升级受到制约。
贸易保护盛行,外贸平衡协调发展仍需时日。一季度的贸易逆差,是在贸易条件恶化背景下、季节性时点出现的非常态现象。从我国外贸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及自身实力来看,外贸顺差仍将保持常态。显然,外贸结构优化与平衡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持续调整和长期推进的过程。近年来我国进出口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我国的贸易顺差比2008年大幅减少1000亿美元,2010年又进一步减少126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出现小额逆差。但是,从主要贸易市场来看,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尽管经过不懈努力与这些国家贸易结构有所改善,但是,其对我实行的进口限制等贸易保护,仍使我国外贸平衡发展受到较大的制约。预计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好转,外部需求走强,我国对外贸易出口规模会持续扩大,全年仍可能维持1000亿美元左右的贸易顺差。可见,实现外贸平衡协调发展,有待国际经贸环境改善,也需要保持外贸政策的基本稳定。要继续加大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政策体系对外贸的支持力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注重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创造和国际营销市场体系建立。加快促进外贸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