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企的未来赢在成本控制,而技术管理作为降低成本的起点,无疑是成本之战的关键,因为技术准备和生产设计等工作是有效开展成本控制工作的前提。专家认为,对未来前景仍不明朗的船企业来说,提升技术管理水平是实现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当然,抓好技术管理,应遵循科学性和经济性并重的原则,既要保证船舶建造质量,又要尽量节约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毋庸讳言,技术准备、生产设计和施工组织等方面出现纰漏,会导致企业的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效率较低,图纸出现差错、修改率较高,也会造成产品返工、报废等后果,使本来可控的制造成本变得不可控,额外增加了制造费用。这些失误如不避免,还会造成工序产品质量较低,引发后续施工不畅,产生停工和等工的现象。因此,在生产任务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船企有必要扎实做好前期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充分剖析自身能力、成本水平、产品技术状态、以便合理有序地组织生产;同时要按照合工期、质量、安全等技术要求,制订用于指导船舶建造的详细生产计划,避免造成物资采购纳期、生产缺乏连续性等现象。这将大大减少生产过程中由产品状态变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从根本上达到控制制造费用的目的。
另外,船企还应把好设计环节的质量关,减少产品的设计误差,减少返工现象。专家建议,在设计管理模式上,船企要改进设计流程,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人员技能;同时,还要加强设计部门与生产部门的沟通,把工序的质量自检方法真正应用到生产全过程,杜绝修改、返工现象。只有逐步建立起完整、准确的设计系统,船企才能在生产中不犯同样的错误,使生产稳定、高效进行。(中国船舶报 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