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商务部的信息表明,2009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为历年之最,案件数目超百起、案值约120亿美元,两者皆比2008年翻了一番。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仍在蔓延,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尽管全年的数字还没有统计出来,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在2009年9月11日那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进口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这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中国发起的首例特保调查的结果。消息传出,很多人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在布什政府时期会是一项被否决的议案。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做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至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该案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
而距离目前最近的例证是,欧盟部长理事会在12月22日通过欧委会建议案,继续对中国和越南的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为时15个月。在此之前3天,欧委会反倾销咨询委员会召开会议,对这项议题的表决中有15个国家投了反对票,在欧盟27个国家中超过了半数。当时国内有评论认为中国在这场争战中首战告捷,有望终结已经持续了3年之久的反倾销税征收。结果证明,这只是一种奢望。相关专家认为,在经济不利因素增加的情况下,欧盟很为自已的经济前途担忧,其贸易保护主义的姿态将有进一步的提升。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欧盟和美国分别是中国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由于双边贸易额巨大,其间存在贸易摩擦可以理解,但像2009年这样的频繁并不多见。而且,在这两个“领头羊”的带领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采取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也此起彼伏。
贸易摩擦是国际经贸交往中的常态。我国前些年外贸快速增长,目前已经进入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深水区,遇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的反倾销措施和其他贸易壁垒。有专家认为,中国以占世界上8%的贸易份额,承受了世界35%的反倾销制裁,比例严重失调。
在更大的范围来看,2009年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增加,不是仅仅针对中国的,在其他国家间也大量存在,甚至在发达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只是范围和力度没有像针对中国这样。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金融危机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背景,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会随着危机的消失而销声匿迹,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如此。这不是因为2009年的示范效应提醒了外部世界需要增加对中国产品的关注,而是因为中国在经济层面的崛起过程与外部世界有着结构性龃龉。(选自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