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信用保险助企业解决出口难题 [发布时间]:2009-08-17

返回 打印

    6月10日,德国ARCANDOR集团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重组的消息传到大连,大连纺织出口企业的负责人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样一个百年老店怎么可能会破产呢?”值得庆幸的是,受ARCANDOR集团破产波及的大连纺织出口企业中,有4家出口企业的约170万美元左右的出口业务已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已进入理赔和追偿程序。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人士近日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贸易融资困难加剧,外贸支付风险明显加大,这使本已身处国际需求下降导致订单减少困境中的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更加如履薄冰。关注支付风险、拓展融资渠道,是稳定行业出口的当务之急。
    纺织出口形势严峻,信用投保数额激增
    今年纺织外贸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出口形势异常严峻。1~5月纺织出口出现了11%的负增长,其中不论是对欧洲、日本和美国等传统出口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国,出口额都大幅下降。业内人士表示,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一方面国外需求下降,订单减少;另一方面企业面对的出口形势复杂,即使有订单也不敢接或无力接。
    具体地说,金融危机以来,海外市场信用风险加大,欧美等传统市场上大量银行、企业破产倒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收汇风险明显上升,企业出口更加谨慎,导致“有订单不敢接”。与此同时,国际贸易融资困难加剧,受金融海啸冲击,国外进口商及其融资银行的流动性不足,加上国内众多中小出口企业长期面临融资瓶颈,造成“有订单无力接”,交易量严重下滑。
    浙江省商务厅综合处副处长张宏斌认为,交易安全已成为当前外贸企业接订单时最担忧的问题。金融危机以来,当地有1/3的企业手中订单缩减了三成左右,除了外需萎缩带来的订单不足以外,外汇市场波动、收汇风险加剧是影响到企业承接订单的最主要因素。
    基于此,纺织行业出口信用保险大幅上升。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纺织服装产品出口30.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1.8%,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出口风险加剧的现实。
    非信用证业务增加,信用保险体现杠杆作用
    据了解,金融危机以前,国内出口企业规避收汇风险主要依靠信用证、预付订金等方式,由于市场活跃,外商资金回笼及时,在收汇方面风险不大;金融危机以后,在全球银行信用等级纷纷被降级的情况下,出口贸易中涉及信用证结算等银行信用的业务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大,短期内信用证结算方式也不再具有原来的信用程度。
    有纺织服装外贸人士表示,信用证结算的业务原则上不用购买信用保险。但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外商不愿意使用信用证这种成本较高、费时较长的结算方式,目前外贸业务中非信用证交易比例有所提高。
    中国信保公司有关人士介绍,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出口信用保险对稳定外需、促进出口成交的杠杆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在短期内提振出口企业信心,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损失补偿功能,帮助企业建立风险转移机制,解除出口收汇的后顾之忧,破解“有订单不敢接”的难题。二是有助于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市场拓展和信用管理功能,帮助企业采用更加具有竞争力的结算方式“抢抓海外订单”,开辟新市场。三是有助于解决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便利功能,可以有效缓解出口企业的资金瓶颈,解决“有订单无力接”的问题,进而带动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
    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便利功能,为破解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有订单无力接”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我国亟须稳定外贸政策支持企业参保
    利用信用证交易目前在我国外贸出口的结汇方式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信保人士表示,从全世界贸易发展趋势来看,非信用证交易方式日益成为主流,世界500强企业在采购中都拒绝采用信用证的方式交易。
    从纺织行业情况看,以2008年我国累计出口1852亿美元作为参照数字,即使考虑到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的幅度,半年内30亿美元的纺织出口参保规模显然微乎其微。
    有关专家指出,国内企业长期以来依赖信用证结算来规避风险,无形之中把非信用证交易的外贸业务给“屏蔽”了。如果外贸企业仍一味坚持这种保守方式,势必失去很多市场机会。利用出口信保改变我国旧有的相对保守的贸易开拓方式,通过贸易方式的更新可争取更多海外市场。
    为确保实现“稳外贸、促增长、保就业”的政策目标,帮助出口企业渡过难关,5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安排840亿美元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支持企业踊跃接单,保持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6月3日商务部召开全国出口信用保险工作会议就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行部署,地方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鼓励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政策,给予企业不同比例的保费返还。该政策对于纺织服装企业稳定出口、应对风险应是一个“利好”。
    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信保在产品方面进行了创新,首次推出银行保单产品,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保单,推行集约承保的模式。中国信保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平均费率还在2008年整体平均费率基础上下调了30%左右。公司加大了与银行的合作力度,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功能,便利出口企业贸易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另外,根据政策导向,中国信保将进一步满足轻工、纺织和服装在内的重点行业的投保需求。
    作为国际通行的促进出口的金融工具,出口信用保险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际贸易中已被普遍使用。在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发达国家政府纷纷加大了对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对本国出口的保障支持能力。如欧盟对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经营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给予了政策支持,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重新开办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法国先后两次出台了“信用保险追加计划”,扩大信用保险公司承保范围,总投入资金至今年年底将达到50亿欧元。日本政府将日本出口和投资保险机构(NEXI)对日本企业和商业银行提供的出口贸易保险责任追加约160亿美元。(国际贸易报记者  王冰)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