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业是舟山的支柱产业,在金融危机来之前舟山船舶工业的新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均占到全国造船三大指标的12%-15%之间,真不愧为全国船舶工业基地。
但在金融危机以来,由于银行银根收紧,民营船企贷款困难,再加上船东造船预付款减少,材料、设备、人工工资上涨等方面的原因,有许多著名的船企相继破产,对舟山的造船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但经过这几年来的经济调整,船舶工业产能也有所缩小。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控制,经济全面复苏,运输市场有极大的好转,造船市场也有所红火。
从全球航运市场来分析,经过十多年的调整,时间进度接近半个完整周期。(一个航运市场完整周期约为25年)。新一轮新造船市场上升周期已开始。
一、运力调整、造船产能调整已接近尾声
10年来,船型经过1-2轮大规模拆解和船东大规模破产重组,船队增速连续7年走低,并于2019年开始折头回升,导致2020年海运量回调,2021年全球海运量明显反弹和运价大幅增长。意味着航运市场运力出清基本结束。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受订单大量减少及船价持续走低等因素影响,全球许多造船企业纷纷破产清算与兼并重组。在市场的作用下,全球拥有万吨以上接单或交船记录的船厂从440家减少至2016年的180家左右,并基本保持稳定。
二、国际海事公约的实施,推动新造船市场加速复苏。
近年来IMO在环保方面的立法加快,压载水管理、硫排放等相关公约相继实施,现有船舶设计指数(EEXI)、碳纯度指数(CII)等将于2023年正式实施。压载水处理系统的最后安装期限是2024年9月。老旧船舶因改装费用难以回收,船东还是愿意将旧船实施更新;中长期船舶将降低航速而相应减少航运市场的运力;新造船快速向替代能源动力方向转变。这一切都加快了新造船市场的复苏。
今年估算全球新造船市场约为9000万DWT,全球的造船能力约1.2亿DWT,产能利用率达75%,处于产业发展的正常水平。新船的价格因市场需求增加,材料、设备、人工工资价格的增加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船舶工业是舟山的支柱产业,前几年船舶工业的出口产值占到舟山全市出口产值的40%左右。最近几年略有下降,但也占到全市出口产值的30%以上。舟山的船舶业如何在这一轮新的造船周期中,重整雄风,这是舟山造船界同仁的共同愿望。
我国是世界造船的大国,年造船量约占全球造船量的45%左右,约为4000万DWT。舟山造船量以占国内造船的10%计算,造船量约为400万DWT。以舟山目前比较活跃的几家大型造船企业,有能力承担这一产能。常石(舟山)造船企业一年的产能是120万DWT,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扬帆造船集团均有100万DWT的造船能力,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30万-50万DWT以上的造船能力。这几家大造船企业已能完成350万WDT以上的造船量。其他,浙江东鹏船厂、凯灵船厂、舟山宁兴船厂、舟山和泰船厂等中小船厂完成30万-50万DWT的产能也不在话下。从技术、经营管理等各项造船能力来评价,舟山的造船综合实力,还处于地方造船企业的前列。舟山造船的船型有汽车运输船(PCTC)、支线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控泥船、拖轮、支线LPG船等有一定技术含量。造船的速度略逊于江苏船厂,但差距不大。所以这个基础也是比较好的。虽然船舶工业的利润较少,但是其对上下游产品的带动和劳动专业的促进效应非常明显,舟山有近十万的劳动力就是围着船舶工业转。
目前,舟山造船企业最欠缺的是资金困难,但是这个资金压力也不是很大。常石(舟山)船厂、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的资金可以自行解决,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资金也基本能自行解决。主要是扬帆造船等民营企业资金困难,如果市里能建立30亿-50亿的船舶业发展基金,能提供低息贷款,这一资金的困境,就能解决。
从经济上来算,400万DWT的造船量的产值约为600亿元,再加上修船、船配产品、其他船舶服务业产值250亿左右,一年的产值就有850亿元。光是出口退税就有几十亿元。如果建立基金后,低息及坏账损失10来个亿,完全是收益大于损失。促进繁荣大大优于萧条。
船舶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同时,船舶工业是战略性行业,其发展关系国防装备的强弱以及同为战略性行业的航运业的兴衰。为此舟山只有通过大力发展船舶工业等重要产业,成功推动工业技术进步以及社会组织能力、管理水平、人口素质等在内的系统现代化进程。舟山船舶工业的兴衰,关系到舟山现代产业的发展、社会的共同富裕和人们的精神文明。(舟山市出口船舶预警点傅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