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其英文缩写为RCEP,这个协定的签订,历经16个国家8年多的谈判,才在去年11月15日签约。签约时,由于印度退出,就成为15个国家。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也就是“10+5”,共15个国家。只有当东盟10国有6国核准,5个其他国家有3个国家核准,也就是RCEP核准国家达到“6+3”9国时,RCEP才能生效。目前,中国已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RCEP的核准,成为率先批准协定的国家。此前,泰国也已经批准协定。RCEP所有成员国均表示,将在今年底前批准协定,推动协定在明年1月1日生效。
RCEP的生效降低RCEP成员国之间进出口关税,将给出口企业带来很大的实惠,对我国船舶交易、船配件进出口,都会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各船舶出口预警点企业,要了解RCEP的内容,熟悉对企业进出口业务相关的规则,以便能及时分享RCEP送来的红利。
RCEP是各项指标领先全球的超大自贸区的协定。15个成员国总人口达22.7亿,GDP达26万美元,出口总额达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的30%左右。
RCEP协定主要内容有哪些?
RCEP协定由序言、20个章节、4个部分的承诺表共56个附件组成,共计超过1.4万页,内容十分庞大,议题覆盖广泛。RCEP在货物贸易、服务投资领域都有详细的规定,对于进出口相关的规则都进行了简化和便利性处理。
关于货物贸易
RCEP各成员普遍实现了较高的自由化水平。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主要产品是生效立刻降税到零或10年过渡期内降税到零,有望在较短时间内惠及各国企业和消费者。
RCEP在货物贸易领域的另一大亮点是原产地累积规则。如果说RCEP货物关税减让承诺是规划了国家层面的降税安排,那么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就是对企业层面如何享惠制定了新指南。原产地累积被广泛称为RCEP货物贸易领域最亮眼的成果。
原产地规则是一国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国际协定约定的原则,制定并实施的确定生产或制造的国家或地区的具体规定,可以理解为商品的“经济国籍”。是否满足原产地规则,对协定项下交易的商品所征收的关税会产生显著的差别,也会对出口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巨大影响。RCEP所涉及原产地规则拥有多样化、标准化的特点,并兼具先进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根据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在确定产品原产地资格时,可将各RCEP其他成员国的原产材料累积计算,来满足最终出口产品按离岸价(FOB)增值40%的原产地标准,从而更容易享受到优惠关税。
产品认定原产地,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本地加工、生长的产品,如农产品是属于原产地产品。第二种是在协定成员区域内加工,生长的产品,是属于原产地产品。第三种是在区域外和区域内都经过加工的产品,这就要用到原产地累积规则,最终出口产品在区域内按FOB价增值40%以上的属原产地产品。
总之,原产地累积规则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出口,有利于促进中间产品贸易,有利于稳定和强化区域供应链,是企业必须要认真掌握、灵活运用的规则。
在货物贸易便利方面,RCEP各成员还就海关程序、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等达成一系列高水平的规则。
关于服务贸易和投资
服务贸易和投资同样是RCEP市场准入领域的重点内容,各成员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水平显著高于各“10+1”协定,显著提升了区域内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
在服贸开放方面,中国在入世承诺的开放100个部门的基础上,新增开放22个部门,并提高了金融、法律、建筑、海运等37个部门的承诺水平。
在投资方面,RCEP投资家对原“东盟10+1自由贸易协定”投资规则进行整合升级。在投资市场准入点上,各成员国均采用负面清单模式做出承诺。
关于各领域规则
RCEP拓展了原有多个“10+1”贸易协定的规则领域,对标国际高水平自贸规则纳入了知 识产权,电子商务,贸易救济、竞争、政府采购等议题,做出符合区域特点和需要的规定。
对各企业的要求,各出口企业要根据出口产品的特征出口到RCEP成员国的具体国别,熟悉所采用的协定及各自当年的出口税率,选用税率最低的协定。这可以登录自贸区服务网,下载各国货减让表进行查询,可以直观地看到关注产品的降税幅度和期限。
其次,要熟悉RCEP在货物贸易中的原产地累积规则。尤其是证明原产地产品的第三种情况,要灵活运用原产地累积规则。
最后要熟悉RCEP制定的各项便利出口的规则,有利于企业产品出口、节约成本,节省时间。
关税减少了,产品出口的成本低了。企业走出去也容易了。但同样RCEP成员国出口到中国产品,成本也低了,价格也便宜。外资企业进来也容易了,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所有企业都必须创新发展,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舟山市出口船舶预警点傅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