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舟山市船舶出口呈现复苏迹象 [发布时间]:2014-09-12

返回 打印

    8月28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报1119点,涨5.3%,自7月22日以来大涨了54.8%。这一被称为经济领先指标的指数大反弹,意味着对货轮运输的需求大增。舟山市也感受到了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的脉动。从舟山市“船舶出口服务小组”调研了解,进入7月份以来,舟山船舶工业逐步走出困境、出现复苏的迹象,特别是扬帆集团、欧华造船等8家重点出口船企推行数字造船、绿色造船,致力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节能环保型出口船舶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新承接和手持船舶订单比去年有所好转。从今年计划交船来看,今年船舶出口预计为81条船,出口额2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
    一、今年以来全省船舶出口总体情况
    我省船舶出口自去年4月以来一直呈两位数下降,今年7月份单月出口终于止跌回升,出口额2.5亿美元,同比增长16.3%,环比增长11%,特别是舟山市,7月份环比增长45%。船舶市场开始向好。1-7月全省主要船舶出口地区情况:舟山市出口10.3亿美元,占比65%;宁波市出口4.7亿美元,占比30%;台州市出口3963万美元,占比2.5%;温州市出口3216万美元,占比2%。全省船舶工业1-6月新接订单56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2.2%,其中出口新接订单50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0.2%。手持订单231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5%,船舶工业逐步走出困境、出现复苏的迹象。
    二、今年舟山市船舶出口主要特点
   1、全年船舶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调研资料显示,今年船舶出口预计为81条,出口额2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其中1-7月已出口34条船,出口额1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3.6%;8-12月出口47条船,出口额15.88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
    2、交船期相对比较集中。从舟山8家企业手持订单情况来看,出口交船主要集中于9月、10月和12月。8月11月,交船5条和9条,出口额分别为1.57亿美元和2.29亿美元;9月、10月和12月,出口交船分别为12条3.25亿美元,12条3.85亿美元和9条4.92亿美元。
    3、出口船型主要以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海工辅助为主。常石、扬帆、欧华等主要出口企业8月起的47条出口船中,散货船为29条,出口额7.41亿美元,占全部船舶出口额的46.7%;集装箱船为10条,出口额2.89亿美元,占18.2%;海工辅助船5条,出口额3.03亿美元,占19.1%;另有一条机动多用途船,2条油轮,出口额2.29亿美元,占14.4%。
    二、重点船企反映出口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贸易量大幅减少,海运需求快速萎缩,运力严重过剩。度过了7年寒冬之后,舟山市船舶企业终于感受到了回暧的气息。但据企业反映,目前船舶企业还面临融资难、财务成本高等原因,造船业虽度过最困难时期,但要讲全面复苏,还为时过早。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船舶预付款银行保函开立难问题突出,影响船企接单和融资。目前各商业银行上级行对船舶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据企业反映,多数列入名单的是具有实力的央属企业,其银行授信额度也仅维持在原有水平,新增贷款受到控制;而民营企业一般被列为风险类客户,银行授信额度明显减少,由于银行考虑保函垫款风险和保函资金移用风险,对国外船东预付款保函开立难以保障。目前造船企业有较多意向性订单,如正和船厂6条8.2万吨散货船,每条3000多万美元,由于保函难开不得不放弃订单,其他企业也存在类似情况。同时,目前国外船东预付款比例一般在20%-30%之间,剩余尾款在交船时支付,船企需要垫付资金造船,这使得企业在原料购买、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压力明显增大。
    2、船舶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现象突出,制约船企发展。从舟山出口企业情况看,今年接单情况总体好于去年,常石、欧华、扬帆等少数船企订单已安排到2017年上半年。而金海重工、长宏国际、太平洋海工等船企生产能力尚未得到有效配置,外包工人数与顶峰时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长宏国际、太平洋海工等船企业务量尚不饱满,仅占到生产能力的三、四成。由于保函难开立而生产业务量不饱满,较多船企通过与第三方企业或贸易公司合作形式取得银行授信或订单,使订单和交船都控制在对方手中,部分企业实际成为造船的生产车间。另外,由于交通部对淘汰落后运力有政策补助,为享受该项政策,企业从成本核算和维持生产角度考虑,开始转向造国内船,从短期看有利于生产的稳定,但从长期看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3、高新技术船舶设计依赖国外,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目前舟山市主要船用设备基本依赖进口,如船舶用柴油发动机、无线设备等;特种工程船等仍未摆脱国外设计的局面,缺乏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在海洋工程船、超大油运船等国际高端船舶领域研发能力较弱,国际市场占有率低。
    三、相关建议
    1、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多形式缓解船企融资难问题。建议船企通过多元化融资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充分运用好融资租赁、保理业务、买方信贷、预付款退款保函等金融工具,采用多种银行融资产品优化资金,整合内部供应链管理加强资金监控,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银行和船东、央属企业、创投基金、风险基金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建议政府层面进一步加强与国家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信保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为船舶出口企业争取获得更多的政策性融资支持。
    2、加强重点市场的开拓力度。鼓励船舶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制定国际船舶重点展会目录,抱团参加国际海事展等专业性展会;大力支持企业主体开拓市场,充分发挥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企业组团开展境外市场考察,更好地为船企接单创造条件;要抓住国际海运复苏的时机,提高舟山市出口船舶在全国出口船舶的地位和比重。
    3、重点推进船舶国家级基地规范和提升。建议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对船舶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专业化、集群化、规模化的发展,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现代化船舶出口基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重组调整,提升船舶的附加价值,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4、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为船舶出口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建议建立由政府牵头,商务、发改、税务、海关等多部门合作机制,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合力出台一些为船舶出口企业服务的相关政策或针对船企具体问题的个性化服务措施,从而形成合力,为舟山市船舶出口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省商务厅基地产业处&船舶出口企业服务小组)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