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舟山市船舶工业也深受市场低迷的影响,但在市政府大力扶助下,通过各船舶企业奋发努力,2013年第一季度取得了良好业绩,船舶工业的总产值有小幅回升,出现了海工业务量和拆船加工利用值的新亮点。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1-3月完成船舶工业产值为120.87亿元,同比增长3.58%,其中造船产值为84.12亿元,同比下降8.65%;修船产值为11.03亿元,同比增长14.54%;船配产品产值为6.29亿元,同比下降5.4%;海洋工程装备修造产值为1.87亿元,船舶拆解及加工利用产值为8.08亿元。其中后两项的产值是舟山船舶工业中新的亮点。
(二)1-3月造船完工量11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60%;新接订单204万载重吨,同比增加1.49%;手持订单170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0.39%。在上述三大指标中,造船完工量占全国的10.22%,新接订单占全国的21.29%,手持订单量占全国的15.98%。
(三)1-3月造船出口6.55亿美元,同比下降27.6%,占全市总出口额的35.9%;修船出口5933万美元,同比下降34.5%,占全市总出口额的3.3%。
二、显现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造船三大指标占全国份额同比有一定变化。造船完工量减少2个百分点,新接造船订单增加4个百分点,手持订单增加1.5个百分点。
(二)新接订单、手持订单继续向少数重点企业或有专业特长的船企集中。在新接订单中,常石、扬帆、欧华、中远(舟山)船务、正和造船等5家企业占95.93%;在手持订单中,金海重工、常石、扬帆、欧华、中远(舟山)船务、正和、五洲船厂等7家企业占95.27%。
(三)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14.60%,说明有许多船舶企业由于新造船订单减少放慢了生产节奏,有部分船舶企业处于停工休业状态。
(四)修造船出口值同比下降幅度比较大,今年船舶出口形势可能仍然比较严峻。
(五)修船艘数和吨位同比都有变化。据23家修船厂统计,一季度共修理船只466艘,1684.40万载重吨,同比修船艘数增加3艘,吨位增加108.39万载重吨。
(六)船配业情况:除了欧华船舶机械、飞鲸漆业、普斯耐驰船舶机械、海洲船舶产值增大外,其余各船配企业产值全线下降。在船配企业中也有发展较好的,例如普斯耐驰船舶机械产值增幅为222.2%,海川船舶机械产值增幅为131.8%,欧华船舶机械产值增幅为74%。这些企业在船市逆境中求得了发展。
(七)船企融资难仍困惑着舟山的船舶企业。由于航运市场低迷,船东有打新船欲望,但手中缺钱、资信比较好、实力比较强的航运企业,也许可以争取到买方出口信用贷款,但一般的航运企业都很难争取到出口信用贷款。如果将在建船舶抵押贷款这一出台多年的船舶融资政策落实到位,则可以解决舟山一些有业务、缺资金骨干船企的困境。
(八)船舶企业利润严重下滑,绝大部分船企亏本造船。由于船价低,原材料、设备涨价、人员工资增加、融资成本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原因,使原来微利船企利润贴光,有的船企还在亏本,企业处于接单造船亏死、不接单造船困死的两难状态。
(九)许多船企因无船可造,有些船舶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准备造钢结构件、桥箱梁等以度难关。
少量船企必须走兼并重组之路,退出造船行业,找准目标尽快转产,可能还有一条生路。
(十)几大亮点:
1、海工平台的建造业务首次进入舟山船舶市场,如太平洋海工、金海重工、中远(舟山)船务、浙江正和造船等企业已经承接了和准备承接海工平台的建造,中远(舟山)船务承接了4艘新型海洋平台供应船(PSV)。今后海工业务将会进一步扩大,或将成为舟山船舶行业新的增长点。
2、舟山船舶业正在建造高技术含量的远洋渔业船及远洋冷冻船,尤其是金枪鱼冷冻运输冷藏船,温度达到-40℃以下,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如果试制成功,将填补国内此类船型空白,逐步形成舟山远洋渔船建造基地。
3、拆船企业已投入生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浙江宏鹰拆船公司、长宏拆船公司两家拆船企业都已投产,1-3月份产生了近10亿的产值。
4、船舶企业在低船价、高成本的困境下,注重企业管理,节约开支提高管理档次,积极采用先进造船模式,缩小了舟山船企与国内先进船企的管理差距。
三、出口船舶预警工作中几个新动向
(一)金融危机以来,许多船东推迟了交船日期,这些船有较多隐患,船厂要十分小心应对,保存好相关证据,以备今后仲裁或诉讼时使用。在采用合同文本时,要尽量采用国内成熟的造船合同文本。
(二)船企要熟悉造船合同及合同的救济方式,选好合同仲裁地,仲裁地要以国内、香港、新加坡为先后顺序来选择,尽量不要选在伦敦。
(三)要认真学习IMO规范,使出口的船舶尽量符合各项规范,因为这些规范,既是先进理念,又是技术壁垒,只能认真应对。
(四)各预警示范点参与企业要互相交流经验,尽量避免船舶出口中产生的麻烦。(舟山市出口船舶预警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