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众多的浙江企业家投身海洋经济的创业大潮中。从化纤到船配,舟山普斯耐驰船舶机械有限公司也在过去的4年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今年公司生产的7套17.6万吨、8万吨大型船舶的锚机、绞缆机已经交付使用,再过五年,全部产能释放,将达到300套的规模,产值超10亿元。
舟山欣欣化纤有限公司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每年的利润超过千万,但由于市场和原料两头在外,公司总经理张正松感觉公司应转型升级,需要新的突破口。2006年,舟山开始发展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周边崛起了不少港口和船厂,嗅觉灵敏的张正松觉得做船舶配套设备生意不错。
根据统计,船舶配套设备占整个船舶利润的85%,而目前舟山本地化的船舶配套设备装船率不到10%,船舶配套产业蕴藏巨大商机。一艘10万吨级的船,从它生产的第一块钢板开始,需要配套的泵达100多个,各种电机也要100多个。
确定了船配行业后,欣欣化纤将战略目光瞄准了技术含量高、可填补我省空白的甲板机械项目。“甲板机械就像是船舶的‘纽扣’,产值占船舶造价的1.5%左右,一条4亿元的船舶,起锚机和绞缆机就要600万元,市场空间很大。”张正松说,他们当时确定的目标是只做5万吨以上的甲板机械项目。
经过多方找寻、接触和洽谈,欣欣化纤公司找到了日本日立造船株式会社和日本普斯耐驰株式会社,经过20多轮谈判后,舟山普斯耐驰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了,新公司注册资金6000万元,总投资1.2亿元,欣欣化纤占51%股份。日立造船是日本著名的综合性重工企业,造船技术在业内领先,日本普斯耐驰株式会社系甲板机械专业企业,拥有国际著名品牌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跟两家日本企业合资,引进日本技术和设备,欣欣化纤通过“借鸡生蛋”,正式进军船配行业。
随着舟山船舶业的飞速发展,舟山的船配业也步入了快车道。根据统计,去年,舟山船配业产值达到41.4亿元,今年1~5月份,该市船配产业实现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8.1%。据统计,去年欧华模块产值达到5.2亿元、中船重工达到4.3亿元,扬帆集团旗下4家船配企业共实现产值4.9亿元,全市产值上亿元的船配企业达到6家。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