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造船业,我们现在常常在说的一句话:要向日韩等先进国家学习。至于学什么,内容便多了,设计、攻关、技术、精度造船、成本控制、管理理念等等,笔者以为,这些固然要学,但我们更应该向日韩企业学习的是一种工作态度,敬业、精准、严谨、认真、扎实、协同、重视管理的工作态度。
2010年舟山常石的产值为62.22亿元,利润4.57亿元,在目前诸多船厂普遍只能保生存甚至不断亏损的当下,这样的利润值得肯定(日报9月18曰一版)。而这几年他们主要的工作便是:节约成本,控制成本。这也便是我们近几年挂在嘴边的一个词:降本增效。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船市持续低迷,船价一直处于低位,而原材料、人工、汇率等却不断上涨,成本压力威胁船企生存,这样的大环境普遍存在,舟山常石也同样不能避免,何以他们能逆势飘红.利润过人,非常值得我们诸多的船企深思。
舟山常石,如此近的范本无疑绐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的方便。通过记者的报道,我们也得知了一些“秘笈”,那就是“从追求产值最大化向控制成本转变”,具体的做法就是严格精细管理,深入落实到每一块钢板,从订货开始,提高利用率,降低损耗率。其实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深入每一块钢板,要做的事真的很多.相当于造船的整个过程控制。
从相关的资料显示,我国的造船业,近年来有了急剧的发展,一度在产值与出口额上领先日韩,晋升为全球造船第一大国。可惜的是,这样的排位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又被日韩反超了。究其原因:我们在诸多方面,的确还是与人家有一定的差距.比如订单、船价、船型、设计、工时、周期、质量等。在笔者看来,人家的先进性我们不得不承认。因此短期内,我们不必非得要与他们争第一,他们只是我们的标杆,我们要学会比较找出真正的差距,如何想方设法地去缩短这个差距,这才是我们急需要做的事情。
大道理,我们都懂。关键在于脚踏实地地去做,不是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上。再好的红头文件,没有真正落实,等于一纸空文;再好的措施,不去实践,等于一阵耳边风。有了一个共同的立场,最重要的是企业上下的同心协心,齐头并进。每一个环节都讲务实,弄虚作假、打擦边球、相互扯皮、得过且过都将影响最后的结果。从一些船厂的实际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不善,人为的浪费与损耗较多等问题。
在这一点上,日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不能妄自尊大.以为已经进入世界造船业的最前列;但也不必妄自菲薄,毕竟我们是后来居上,起点并不一样,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已经足够说明我们近些年的努力是有成效的。金融危机仍在影响,我们必须清新地认识到,我们的造船之路依然艰巨,挑战重重,挑战与机遇并存,非常时期,脚踏实地,练好内功.才是我们一跃而起的基础。(姚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