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厂,有这样一群人穿梭于“钢铁丛林”间,顶着烈日,挥汗如雨。他们,是忙碌的造船工人。盛夏时节,记者来到舟山船厂的各个生产区域,寻找那些令我们感动的忙碌身影。
记者来到作业区,巨大的龙门吊隆隆作响,焊枪、气割刀、气刨等发出耀眼的火花。记者爬上二层楼高、几乎垂直的舷梯,走进一个正在建造中的船舱。整个船舱七八平方米左右,高约二层楼,光线有些暗。舱内特别闷热,记者全身冒汗,温度计里的水银柱升至近40℃。装配工刑守广手持焊枪,正在焊接一段管道。头戴安全帽、身着长衣长裤,全副武装的刑守广焊完一段,脸上早已湿漉漉,鼻尖上挂满汗珠。刑守广憨厚地笑笑说,他们最久时要在这样一个密闭空间里待上两三个小时,偶尔到外边透透气,补充水分。“像500毫升”的矿泉水,我一口气喝掉没问题。
记者想到另一个舱室,却没有找到进口。工人说,得从入孔钻进去。入孔和脸盆一般大小。船舱不过5平方米见方,十分闷热。吴明伟在舱室里面弯着要拼装管道,背部湿了一片。“每天下班,裤子能拧出水来。现在环境好多了,外面有风机送风进来。”
在舾装码头,船厂专门设立了喝冷水处,工人们趁着空闲,喝上几大口解渴。记者登上一艘建造中的大船,阳光晒得甲板有些发烫。甲板上,电焊工、打磨工、油漆工正忙碌着,汗水把他们工作服的颜色变得很深。工人们说,最热时,甲板表层的温度有50℃以上。
下到舱里,记者又感到一阵热浪,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将近40℃。摸着狭窄的阶梯下去,汗水马上游走全身。在闷热的船舱里,几十名工人正在工作,昏暗的灯光下四处飞溅着火花。(扬帆范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