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水产:原料危机 应放眼利用世界渔业资源 [发布时间]:2010-08-16

返回 打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摆在舟山水产加工企业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海洋资源如蟹、虾、鱿鱼等经济类明显衰退,导致原料价格上涨。
    据介绍,目前舟山水产加工业投资规模的增长速度快于原料吸纳速度,使许多企业处于找米下锅的饥饿状态。单就单冻虾仁生产线来看,目前就已超过100条,按每条生产线每小时300公斤、年生产能力1200吨计,100条生产线就要吸纳虾原料近40万吨,而近几年舟山虾产量只有26万吨,好多生产线处于闲置状态,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舟山水产加工以地产原料为主,来(进)料加工比例很少,地产水产品很难继续支撑水产加工持续发展。所以,原料制约是舟山水产加工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青岛相比,青岛出口水产品原料90%都来自来(进)料,而舟山则是90%依靠自捕海产品。市出口水产行业协会资料显示,青岛市2008年出口水产品9.77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5.5%,其中加工贸易 (即利用国际市场水产原料的来料、进料加工)占 92.8%。舟山市2008年出口水产品6.5亿美元,基本和上年持平,但加工贸易仅占12%。如果我市加工贸易的比重能达到50%,每年就能增加产值60亿元人民币,成为舟山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
    所以,我市水产加工业结构调整除了要继续推进精深加工之外,当前要把扩大开放、引进外来原料、调整原料结构作为重点来抓,特别要把来(进)料加工作为重中之重。搞来(进)料加工将会带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市场,直接带动水产品精深加工,并从降低来(进)料费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宽松来(进)料监管环境、改革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培育来(进)料加工榜样企业、振奋企业再创业信心等方面着手,切实加强领导,并从政策上予以重点扶持。
    相关人士认为,舟山水产加工产业要做大、做强,应放眼利用世界渔业资源,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就是建立“保税库”,也就是国外捕获的渔获物在国内存放。舟山虽然已建立了一个保税库,但由于舟山水产加工企业小而分散,没有联合起来,所以至今没有形成两头在外模式。“保税库除政府应在政策、土地、资金上支持外,还要引进国外的投资者,按国际标准来建设,这样才会初步具备原料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基础条件,舟山水产加工行业的加工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业内人士分析说。
    由于舟山地产水产品原料还有相当数量,企业对来(进)料加工紧迫感不强,因为发展来(进)料加工的利润比较低,主要是依靠规模经营、大进大出,以规模求效益,与目前传统的以本地资源加工相比,其利润明显偏低。同时,舟山水产加工企业在取得国外原料、信息的平台建设方面仍较薄弱,取得国外原料的能力较差,如已在进行来(进)料加工的兴业、佳和佳等公司,国外原料均从青岛保税库中提货。这也说明,舟山自己有保税库和监管库,但相应业务和信息渠道不畅通,尚无法直接从国外得到原料。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舟山水产品进口出现了近50%的减幅,但今年1~6月显示,水产品的进口得到了恢复,数量、金额都有较大增长,也说明舟山自身捕捞的原料十分紧缺,需扩大进口原料加以调节。
    相关人士认为,目前舟山水产品加工原料不足,要做大做强水产品出口加工业,应学习借鉴山东的经验,不断利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原料为我所用。在发展来料加工中,要从舟山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要走精深加工的路子,在深度开发上做文章,即要做能直接上国内外超市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此外,要加快储藏冷库的建设,为企业中转原料、储藏提供良好的环境。还要采取对来料加工企业在融资、用电、用水、原料运输等方面给予政策上支持。(刘浩  袁辉)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