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纺织:金融危机对我司的影响及采取应对措施后的效果 [发布时间]:2009-08-17

返回 打印

    一、危机带来的影响
    (一)由于我们公司的一部分订单是间接外贸,所以随着纺织品出口市场的进一步萎缩,使订单不断缩减,原来占总产量二分之一的外贸(色纱)加工已全面退出生产,从08年下半年起主要以生产白纱品种为主,均为大路的粗加工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除却工费成本后,利润微薄。
    (二)订单的减少造成了大面积的开台不足,去年细纱车间里已有1/3的机台关掉,而随着开台率的下降,职工轮休增加所带来的薪资减少又使一部分人员流失,加上近几年来“用工荒”一直没有缓解,本地新工已绝迹,外地的工人也是难招更难留,所以到目前为止,细纱生产线仍有一部分设备未正常投入使用。根据09年一季度的生产情况分析,在亏损的100万元中,占主要位置的是产能的影响,一季度人均产量在0.7吨/月以下,只有300多吨,按照公司现有人数,欠产将近150吨左右,因此细纱人员的缺少已成为制约产能的“瓶颈”。
    (三)自07年以来纺织原材料、能源动力、物流、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开始迅速上涨; 08年下半年,原料和产品价格跌宕起伏,一日三变,使企业无法控制;09年第一季度,则是原料价格上涨、纱线价格下跌。纱线价格平均下降500元/吨;原料价格与同期相比则上涨了1500元/吨。
    二、公司采取的措施
    公司采取的积极对策是分内外两条线同时展开
    外线:
    营销业务和原料采购由孙总亲自挂帅,与业务员一起跑单、接单,争取在短暂的行业旺季时尽量保证车间能满负荷生产。
    内线:
    (一)首先是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责任心:(1)工作方式必须身先士卒,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出现,用实际行动带领好、组织好全体员工做好各项工作。(2)今后的管理将逐步走向集约化、扁平化,所以要求大家必须多学业务知识,努力成为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什么都精的复合型人才。(3)在新的形势下,要求大家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上有根本性的变化,发扬积极主动、高效工作的作风,反对敷衍推萎、效率低下的不良作风,使自己真正成为对企业有用的管理人才。
    (二)从整顿内部管理着手,结合劳动纪律和现场文明生产的检查,彻底改变职工人心涣散、工作热情和责任心衰退以及管理紊乱,生产现场脏、乱、差,产品质量不断下滑的状态,最终摒弃陋习,战胜自我,以崭新的面貌、过硬的质量消除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同时与企业一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使企业早日摆脱困境,重续发展。
    (三)技改方面:在公司内部组建技改技革小组,针对公司近年来质量不稳定,机配件损耗大,电耗大等问题来开展技改,最终达到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在各工序负责人和有关人员中签订质量要素控制责任书,重点对影响成纱条干和重不匀的工序进行追踪检查、及时调整。
    (四)关心职工方面:在工资上尽量向一线职工倾斜,对于几个关键工种采取放宽政策或提高工资的方法来稳定人员;在“三八”、“五一”等节日,不管企业效益多不好仍想办法发放了一些福利品;在高温季节即将到来前,为了保持车间正常的温度,防止职工中暑,公司已从通风、降温等方面作好了准备,夏令药品也已配好。
    (五)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渠道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目前一直在坚持的是通过总工会提供的中介公司和就业局设立的周六集市来招聘、补充人员,从春节以后起,招收的人员实际上已有四十多个,但由于工作环境、性质以及从业人员自身的问题,留下来的人只有十几个,细纱工序的人员配备还是有一定的缺口。
    三、措施执行效果
    (一)年初制定的各项管理检查规定实施后,车间里的整体面貌变化较大,生产现场的工作秩序、环境都有明显的好转,职工的团队精神、工作责任心、质量意识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和提高。
    (二)技改方面:一季度我们公司共提交了六项合理化建议和小改小革,其中一个小改小革项目获优秀奖,其中“粗纱机油杯改造”以及目前刚刚结束的“自络筒集体排风改造”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到了良好作用;年初起粗纱张力的检查和调整对于稳定重量不匀、提高布面条干也有显著成效,改变了我们公司的纱不能做汗布的惯例,拓宽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四、感受和评论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纺织行业的影响却特别大,这是为什么?应该说近几年来纺织纱锭的急剧膨胀、无序发展是一个原因;而过于依赖外贸出口而忽视了庞大的国内市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纺织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来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受益,现在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就会大大缩减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承受能力;还有目前纺织企业,包括我们公司的产品都是一些附加值低的大路产品,所以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较弱。
    因此,纺织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除了靠拉动内需,开拓国内市场,有序发展外,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高档次、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也是一条出路,或者迁徙西部欠发达地区,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像我们公司这种地处海岛,工交成本特别高的企业要生存下来根本没有什么先天条件可以依赖,企业要转危为机只能靠我们自己,最主要的是靠严格的管理以及全体员工同心协力的拚搏,用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来抢占市场、稳定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早日走出严冬,迎来春天!(弘生纺织公司)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